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安全科学   2篇
综合类   8篇
评价与监测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产生是为了协调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这项制度能否充分发挥效用,关键在于环境影响评价对象范围的确定.环境影响评价对象的变化促进具体制度规范的完善,有助于环境影响评价实际有效实施,更好的实现环境保护的最终目的.中国环评制度的发展经历了五个阶段,分别为引入期、建设期、发展期、成熟期和问题高发期.针对当前环评报告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在项目审批过程中审批重点及改革方向,为做好环评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数字化地下流体化学组分的观测中,认为热水井的脱气和脱气后的气体干燥是两个关键环节。我们在怀4井的气汞观测中,经过多次试验改进较好地解决了这两个环节。2004年以来,观测资料稳定,并清晰地记录到了固体潮形态。  相似文献   
3.
基于城市规划的需要,介绍了城市重大危险源安全规划的重要性,并阐述了城市重大危险源安全规划环节中应考虑的各种因素和情况。针对城市重大危险源安全规划要求,提出了基于安全距离的多种分析方法,包括专家判断法、标准规范检查表法、后果模拟分析法和基于风险的方法,并结合工业园区内重大危险源和工业园区外重大危险源的实际情况,根据各种方法的适用条件,对其规划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4.
作为国家近岸海域监测网络成员之一,十二五期间,中山市环境监测站共完成15次近岸海域常规监测,出具海水监测数据800余个.2015年,为摸清中山市近岸海域水有机污染状况,对中山市近岸海域水中19种多氯联苯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中山市近岸海域水质良好,但部分区域存在一定的多氯联苯污染.中山市近岸海域水体环境质量状况总体上处于良好的状态,但是考虑到PCBs不容易降解,易在生物体内积累放大等特性,研究区域PCBs的污染状况仍应引起人们的注意.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某航弹模拟弹体,表明该弹体直接用管坯先封底后成形的两步多道次整体旋压新工艺。旋压件的机械性能和金相组织能满足产品要求。旋压工艺与原加工工艺相比较可节省金属材料15%,提高生产效率二倍以上。按该工艺方案设计的旋压机其造价预计为引进设备的五分之一左右。  相似文献   
6.
2006年11月在广州市召开的全国危险化学品和烟花爆竹安全生产监管工作座谈会上,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孙华山副局长等领导,向包括我省江东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双狮(张家港)精细化工有限公司在内共6家陶氏合作项目试点企业,颁发了安全标准化一级达标企业证书。  相似文献   
7.
固定污染源烟(粉)尘测试中,烟尘波动、误差大,数据整理存在一定的困难,本文根据实验结果提出了数据修约的范围,并根据监测规范的布点要求,结合实测结果,提出了优化断面布点的设想.在直管段长度满足规范要求的条件下,管道直径小于0.5米时,可选断面上距管壁近的一点作测试点,该点测值可代表断面上平均测值.  相似文献   
8.
管坯旋压收口为三维变形状态,不仅有线变形,而且有剪变形,变形分布也不均匀。当要求收口后的壁厚有较大的增厚时,必需对收口部分的长度进行压缩。当收口部分的轴向尺寸在旋压前后变化不大时,直径缩小的金属主要用于壁厚增加,因此可近似认为是平面变形状态。本文在平面变形的假设下,导出了平均单位压力的解析式,可用于收口旋压力的计算。  相似文献   
9.
预臭氧与后臭氧-生物活性炭联用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静态批量和动态连续试验初步研究了预臭氧及预臭氧与后臭氧-BAC组合工艺对南方某含溴离子水库水的处理效果和相应的处理条件.静态实验结果表明,预臭氧反应量在0.5~1.0mg/L范围内,在有效去除消毒副产物(DBPFP,主要包括THMFP和HAAFP)的同时,臭氧副产物溴酸可以控制在10μg/L以下,而继续增加臭氧反应量则会导致DBPFP的增加.当水中溴离子浓度达到96μg/L时,使用臭氧必须采取溴酸控制措施.连续动态实验结果表明,预臭氧与臭氧-生物活性炭组合工艺对于2μm以上颗粒物、CODMn、TOC等的去除均有明显的效果,可以进一步抑制DBPs的形成.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