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8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7篇
安全科学   33篇
废物处理   4篇
环保管理   18篇
综合类   84篇
基础理论   15篇
污染及防治   23篇
评价与监测   9篇
社会与环境   3篇
灾害及防治   6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对水危机及全球水源状况进行了分析,为保护人类水资源与生态环境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2.
罗赞继 《青海环境》1996,6(4):192-195
根据青海高原电力建设加太阳能光伏发电的作用,示范和推广工作的实际,对太阳能光伏发电的产业化,商业化和市场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3.
危险废物处理处置技术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在对不同危险废物处理处置技术评价方法适用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危险废物处理处置技术评价方法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发现专家评价法和环境技术评价(EnTA)法以定性评价为主,简单易行,应用范围广泛;生命周期评价(LCA)法以定量为主,但由于数据采集困难,目前在应用上还面临很多困难;层次分析(AHP)法把定性与定量评价融合得比较好,对于解决危险废物处理处置技术的选择问题行之有效.  相似文献   
4.
中国科协本着择优支持的原则,自1997年决定对中国科协所属全国性学会、协会、研究会主办的优秀基础性和高科技学术期刊给予专项经费资助,重点资助那些能够代表我国基础研究学术水平、与国民经济发展战略密切相关、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的基础性和高科技的学术期刊.《中国环境科学》继获中国科协1997年度择优支持专项资助经费后,1998年再度成为中国科协择优支持的基础性和高科技学术期刊之一.1997—1998年,《中国环境科学》编辑部利用此项经费提高了期刊纸张规格,并将版面增至100页.1999年,《中国环境科学…  相似文献   
5.
6.
7.
针对现阶段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困难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浸没燃烧技术的处理方法,设计制作了1台浸没燃烧装置,并开展了高浓度有机废水浸没燃烧实验研究,探究了过量空气系数、二次风量、燃烧温度等参数对燃烧尾气中CO、NOx排放的影响,以及浸没深度、燃烧温度对高浓度有机废水COD去除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该工艺对高浓度有机废水中的有机物去除效果明显,温度在900℃以上,浸没深度达到20 cm时,COD去除率可达90%以上。该方法可作为废水处理设备,与生物法等处理技术联用,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8.
长江荆江分流河的河型及其洪灾防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长江荆江分流河的河道平面形态及其近百年来的演变特征、河道比降、河道沉积特征、地质背景和地貌特征等方面进行了论述,认为这些河道是一个统一的网状河流体系。对各主要河道的输水输沙特征及其演变趋势和洪水灾害特征进行了讨论,结合网状河流系的基本特征,提出了洪灾防治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9.
长江荆沤分流河的河型及其洪灾防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长江工分流河的河道平面形态及其近百年来的演变特征,河道比降,河道沉积特征,地质背景和地貌特征等方面进行了论述,认为这些河道是一个统一的网状河流体系。对各主要河道的水输少特征及其演化变真挚和洪水灾害特征进行了讨论庆河流系的基本特征,提出了洪灾防治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0.
海(咸)水入侵是一种缓变性地质灾害。它是指由于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影响,滨海地区水动力条件发生变化,地下淡水与海、咸水间的平衡状态遭到破坏,导致海水或高矿化咸水沿含水层逐渐向内陆侵染,造成入侵带内水质恶化、生态环境破坏的现象或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