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环保管理   1篇
综合类   1篇
基础理论   1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中国生物入侵的生态分布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7  
生物入侵已被列为当今世界最为棘手的三大环境难题(生物入侵、全球气候变化和生境破坏)之一。文章阐述了我国生物入侵的现状,以时间和地理区域为尺度,初步探讨了生物入侵的生态分布特征。指出其特征是:生物入侵对生物多样性造成重大影响,入侵生物的数量逐年增加,具有时间动态性;生物入侵的分布具有纬度地带性规律,纬度越低生物入侵的现象越严重;入侵生物的数量具有地理区域性。  相似文献   
2.
基于人口普查数据和土地利用数据,运用冷热点分析模型、离差系数和耦合协调模型,分析2000—2020年哈长城市群人口与建设用地的时空演变特征,然后分析人口与建设用地的规模变化协调和系统耦合协调特征,并划分类型,最后利用地理加权模型分析协调度变化的影响因素。结果发现:(1)哈长城市群各县(市)均有不同程度的人口流失,人口与建设用地发展不同步,总体呈“人减地增”的发展趋势;(2)研究期内,规模变化协调度持续下降,以中度失调为主。耦合协调度呈小幅上升趋势,以中度失调为主,哈长城市群东南部协调度高于西北部,地级市市辖区协调度高于县(市);(3)人均GDP、第三产业产值比重、人均财政支出对哈长城市群人口与建设用地协调变化具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3.
本文采用复杂网络分析方法,结合区域分析与相似性分析,比较了十大进口国(地区)原油贸易空间结构差异.复杂网络分析旨在以入度、权重及结构熵勾勒出十大原油进口国(地区)石油贸易的拓扑结构差异,并在拓扑结构分析中结合区域分析以揭示十大贸易国(地区)原油进口贸易空间格局构成之不同;相似性分析则是在拓扑结构和空间结构研究基础上,进一步量化了十大进口国(地区)的空间结构差异程度及区位在进口国(地区)原油贸易空间格局形成中的作用.研究表明,主要进口国与地区的原油进口贸易空间结构存在显著差异.而地理区位差异越大的国家与地区间,贸易空间结构差异越大.除中国外,各原油进口大国与地区更倾向于选择较经济的进口地域;显著的多元化与均质化则导致了中国贸易空间格局的不经济.研究结果提示我们,多元化不应以过多牺牲经济性为前提,中国应权衡所面临的客观环境选择适合区域合作伙伴,才能更好的落实多元化进口策略,切实解决可能面临的石油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4.
土地利用变化对区域碳排放具有重要影响,探究土地利用变化与碳排放关联性对于区域实现低碳土地利用具有重要作用。该文基于遥感数据,利用GIS软件和灰色关联度模型,探究东北地区36个地市2000-2018年土地利用变化与碳排放的关系,并对土地利用变化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近18年来,东北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和土地类型相互转变明显,共有165 363.13 km2土地进行了相互转化,林地转出面积最大,是耕地和草地最大转换来源;而建设用地的主要来源是耕地。(2)2000-2018年东北地区整体土地利用净碳排放量呈不断上升的趋势,增长率达31.3%,其中辽宁省贡献最大,其次是黑龙江省和吉林省。(3)各土地利用类型对碳排放影响从大到小依次为林地>耕地>水域>草地>建设用地>未利用地;各城市土地利用变化对东北地区整体土地利用碳排放呈现明显区域差异。(4)人口规模、经济发展是促进东北地区碳吸收用地变化的主要因素,除未利用地之外,其他碳吸收用地与经济发展呈现显著负相关,同时政策干预对土地利用变化也具有一定影响,进而对土地利用碳排放造成一定的影响。该文从碳减排和碳增汇两方...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