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2024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低碳城市试点政策与创新型城市试点政策是实现“双碳”目标与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政策工具。探究不同试点政策下企业碳减排技术的选择,对节约企业生产成本、提升企业减排成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此,该研究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在碳减排技术只包括源头治理技术和末端处置技术,且不考虑其他外部政策因素冲击的假设条件下,构建基于希克斯中性技术的生产函数,分析三类试点政策下企业的减碳技术选择机制。进一步,基于2000—2019年中国75个试点城市的3 766家企业的面板数据,运用Hansen门槛面板模型,验证了这一技术选择机制的科学性。研究发现,源头治理技术与末端处置技术在不同试点政策中的选择依据是末端处置技术投入占产出的比例。具体而言:(1)如果这一比例处于(0,0.5)区间,在低碳城市试点政策下,企业选用成本较低的末端处置技术;在创新型城市试点政策下,企业缺乏投入碳减排技术的意愿;在双试点政策下,企业既运用末端处置技术又投入源头治理技术减碳,并且前一技术见效快,投入更多。(2)如果这一比例处于(0.5,1)区间,此时,末端处置技术成本已经超过产出的50%,那么三类试点政策下的企业均选择成本较低的源...  相似文献   
2.
安庆西江是长江江豚(Neophocaena asiaeorientalis asiaeorientalis)迁地保护的重要基地,为评估西江长江江豚饵料资源的供给能力,于2016年8月和2017年1月采用水声学探测与电捕取样相结合的方法,评估了西江水域鱼类群落结构和长江江豚可持续利用的鱼类资源。共采集到鱼类5目8科34种,夏季鱼类密度为1.4~5 662.3 ind./1 000 m3,均值为 253.3 ind./1 000 m3;冬季鱼类密度为0.8~2 338.1 ind./1 000 m3,均值为127.5 ind./1 000 m3。基于平均生物量和P/B-系数估算了西江鱼类生产力,并根据Y=0.5P对江豚可持续利用的饵料鱼产量进行了估算,西江可持续供长江江豚摄食的鱼类资源量约为 3 050~40 800 kg/a。为防止凶猛性鱼类种群过度发展与长江江豚争夺饵料资源,建议加强对西江鱼类群落的持续监测,并在必要时进行人工合理调控。 关键词: 西江;水声学;长江江豚;现存量;最大持续产量  相似文献   
3.
以咸宁市消费者人群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统计并分析了消费者对政策(塑料购物袋收费)的行为响应。与此同时根据咸宁市统计年鉴和环境公报.统计估算了城市生活垃圾及白色污染的产生量及其变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政府强制措施的出台限制了白色垃圾的产生量,但公众配合意愿尚不高。在此基础上,基于系统化原理,本研究提出了城市生活垃圾及白色污染治理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4.
对安徽省安庆市东大湖和西小湖黑臭底泥进行了特征因子分析,发现酸性缺氧环境下,底泥中致黑臭因子的特征是:从排污口往下游,COD浓度总体下降,ORP值总体上升,TN和TP浓度下降趋势较平缓,对ORP值影响较小;COD一方面通过厌氧代谢直接影响氨氮、硫化物、Fe~(2+)和Mn~(2+)等黑臭生成物的形成,另一方面通过改变ORP值影响这些物质的生成;TN和TP不是引起底泥黑臭的主要原因;距离污染源较远的湖体中,气象、水文、地形等自然因素对ORP值的影响变得明显;严重黑臭的水体中底泥厌氧菌的数量及其分泌的有关酶类活性是底泥黑臭的关键因子。研究表明治理底泥黑臭污染应抑制底泥厌氧菌活动及其相关酶活性,改变沉积物在底泥中的代谢方向。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