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综合类   4篇
基础理论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李洲  李晨曦  华琨  李志 《环境科学》2019,40(8):3559-3567
地下水是黄土塬区的主要水源,探讨其水化学特征及控制因素对于地下水资源合理利用和有效管理具有重要意义.以洛川塬为研究区域,通过该区2015~2017年采集的地下水的阴阳离子测定,运用Piper图、Gibbs图、相关性分析和正演模型等方法,对地下水的水化学特征及其控制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地下水为弱碱性低矿化度水,水化学类型为CaMg-HCO_3型;②地下水的离子浓度特别是Na~+、Ca~(2+)和HCO_3离子有时空变异,可能受降水淋溶土壤、阳离子交换和地下水的水平流动等因素影响.③影响地下水离子浓度的主要因素为碳酸岩和硅酸岩风化作用,其中碳酸盐岩风化平均贡献率介于47%~85%,硅酸盐岩风化的贡献率介于6%~38%.蒸发岩溶解、人类活动及大气输入的贡献非常小,平均贡献率均小于5%.可见,深厚的黄土为优质地下水的储存提供了良好的条件,目前水质仍然受自然因素主导.  相似文献   
2.
黄土区长武塬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及控制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华琨  李洲  李志 《环境化学》2020,39(8):2065-2073
  相似文献   
3.
泾河支流地表水地下水的水化学特征及其控制因素   总被引:1,自引:16,他引:1  
寇永朝  华琨  李洲  李志 《环境科学》2018,39(7):3142-3149
为研究泾河支流(黑河流域)的水化学特征及其控制因素,2014~2015年先后采集枯水期及汛期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水样242个,综合运用Piper三线图、相关性分析和Gibbs图等方法,分析了黑河流域水化学特征,并探讨了黑河流域的水化学演化规律.结果表明,研究区水体均呈弱碱性,2014年枯水期地表水和地下水阳离子以Na+为主,分别约占阳离子总量的56%和58%;阴离子以SO_4~(2-)为主,分别约占地表水和地下水阴离子总量的33%和39%;其它3个时期主要地表水和地下水组成阴阳离子均以HCO_3~-和Na~+为主,约占阴离子和阳离子总量的44%~46%和42%~56%.枯水期地表水TDS在上中游波动较大,汛期地表水和地下水的TDS由上游到下游沿河道逐渐增加.由枯水期到汛期,地表水的水化学类型由Na-Mg-Cl-SO4型转变为Ca-Mg-HCO3型,地下水由Mg-Cl-SO_4型转变为Ca-Na-HCO_3型.水化学样品点大部分分布在Gibbs图左中上部,说明流域水化学离子形成主要受岩石风化和蒸发-浓缩作用的影响,而人类活动对水化学的影响在枯水期较汛期更显著.  相似文献   
4.
为探究重污染天气污染过程VOCs化学组分特征及主要来源,利用2019~2020年天津市11次重污染天气预警及应急响应前后逐小时VOCs在线数据,分析环境受体中VOCs化学组分变化特征,并利用正定矩阵因子分解(PMF)模型及二元条件概率函数(CBPF)解析其来源.结果表明,在重污染天气预警及应急响应期间,观测点φ(VOCs)均值为35.7×10-9.冬季应急响应期间VOCs体积分数较秋季有所增加,其中烯烃增加48%,烷烃增加4%.重污染天气预警及应急响应期间污染累积阶段,不同VOCs组分其变化幅度有明显差异,橙色预警期间,烷烃占比增加36%,乙炔占比下降32%;黄色预警期间,烷烃占比增长14%,乙炔占比下降5%.重污染天气预警及应急响应期间,机动车排放源、天然气挥发源及溶剂使用源是环境受体中VOCs主要贡献源,贡献率分别为17.5%、 15.4%和15.2%.相比应急响应前,黄色预警期间机动车排放源和柴油挥发源对环境受体中VOCs的贡献率分别减少2.0%~5.5%和2.1%~6.6%,溶剂使用源贡献率减少0.2%~2.4%;橙色预警期间,机动车排放源贡献率减少0.1%~8.3%,溶剂使用源贡献率减少0.5%~6.2%.  相似文献   
5.
空气污染是影响人群健康水平的重要因素,其带来的健康影响及经济学评估对防控决策十分重要.自“大气十条”和“蓝天保卫战”等政策实施以来,天津市空气质量变化显著.对天津市2013~2020年六项常规空气污染物的健康效应及经济损失进行了评估,分析了政策实施前后PM2.5中重金属元素和多环芳烃的健康风险,并讨论了其主要组分的浓度变化.结果表明空气质量改善取得了正向的健康效益,SO2带来的健康收益最高,2020年相比2013年避免了3 786例死亡.空气污染带来的健康经济损失也逐年下降,常规空气污染物导致的健康经济损失由上百亿元降低到数十亿元.但近年来O3浓度呈升高趋势,带来的健康经济损失也有所上升.冬季PM2.5中主要组分浓度均有明显下降,其载带的金属元素和多环芳烃的吸入健康风险均呈下降趋势,但Cr(Ⅵ)、As、Cd和Ni这4种元素的呼吸系统致癌风险仍未降至阈值之下.未来PM2.5和O3协同控制的健康影响规律有待更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