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4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52篇
安全科学   114篇
废物处理   11篇
环保管理   61篇
综合类   268篇
基础理论   65篇
污染及防治   27篇
评价与监测   11篇
社会与环境   37篇
灾害及防治   39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31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0篇
  1979年   1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讨论了兼性塘试验中浮游植物群落结构与水质的关系。结果表明:浮游植物群落的多样性指数(H′)与塘的有机负荷率、出水BOD_5和COD均呈负相关;在温度不变时,浮游植物群落的生态优势度与塘的有机负荷率呈正相关(r>0.90)。  相似文献   
2.
地下水污染     
地下水是土壤里所含的天然水,也是人类最宝贵的自然资源之一。但是令人惊奇的是,人们过去没有对它所受到的污染引起足够的重视。1988年12月5~9日在英国的牛津举行的第150届英国科学促进协会上宣读了一篇论文,提供了许多国家地下水污染的情况。由英国地质测量部的约翰·马瑟发表的关于地下水污染的论文中指出,地下水除冰帽外,占地球上淡水资源的97%。许多国家的大量居民要靠地下水供应生活用水与农业灌溉用水。苏联人口的70%靠地下水生活;美国有一半以上人口用地下水作饮用水,97%的乡村居民全靠地下水生活,包括灌  相似文献   
3.
立体地质图具从两个视察点来看两张图那样的体视效果,与航空照片很相似。立体地质图可明确反映距离和方位等的相互关系,是使地质图具有真实感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4.
废水生物化学处理方法,是一种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除去废水中有机污染物的方法。废水生物化学处理方法,简称生化法或生物法。采用这种方法处理有机废水,关键在于提供有利于微生物生长、繁殖的环境,使微生物得到大量增殖,提高其氧化分解废水中有机污染物的效率。用生物化学处理方法处理有机废水,不仅适于处理呈溶解状态  相似文献   
5.
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将于1992年6月1~12日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出席这次大会的代表共达1万人。出席会议的代表有联合国秘书长以及160个联合国会员国的代表,其中包括国家首脑与政府首脑及其工作人员。出席会议的还有大批政府间组织与联合国组织的代表以及大约2000名特约记者和非政府组织的代表。出席这次  相似文献   
6.
7.
大气及公共场所中甲醛的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采用4-氨基-3-联氨-5-巯基-1,2,4-三氮杂茂(简称AHMT)。并以偏重亚硫酸钠作吸收液,使其生成羟基甲磷酸以固定甲醛.其吸收效率达95%以上。回收率范围为93.1~103.5%。三种不同浓度甲醛重复测定的平均相对标准差为2.9%。其测定范围为10~160μg/m3。大气中的SO_2和NO_2等不干扰测定。  相似文献   
8.
9.
建光 《环境导报》1989,(6):19-20
  相似文献   
10.
一、“谁污染,谁治理”原则及其局限性从一个具体的生产单位来说,假定它在生产过程中破坏了当地或附近地区的环境,造成了环境污染,那么它作为环境污染的责任者,显然应对环境污染所造成的损失负责,即除了应对受害者交付补偿费用而外,还应当承担环境污染的治理费用。“谁污染,谁治理”原则正是针对这一点而言的。“谁污染,谁治理”原则是正确的。一方面,这一原则确定了环境污染责任者治理的环境、清除污染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