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安全科学   1篇
环保管理   1篇
综合类   7篇
基础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2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2023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固相微萃-气相色谱/质谱法(SPME-GC/MS)对GSM和2-MIB进行富集检测。实验对萃取富集和仪器条件进行了优化,得出最佳实验条件:NaCl投加量30%,萃取温度65℃,萃取时间40 min,解吸3 min,不分流进样,SIM模式采集数据。实验还对萃取头的使用次数和维护进行了探讨。利用已经建立的SPME-GC/MS法对佛山市28家水厂的出厂水和原水、佛山典型景观千灯湖和亚艺公园湖水进行普查。该法具有操作简单快速、能实现自动化连续检测、准确、灵敏度高等特点,适用于饮用水中嗅味物质定性和定量。  相似文献   
2.
中国几个地区土壤中^239,^240Pu,^241Am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3.
席玥  王婷  倪晋仁  韩鹏  仪马兰  郑彤  蒋咏  马若绮  崔锋 《环境科学》2018,39(9):4114-4121
溶解性有机物(dissolved organic matter,DOM)是天然水体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化学极性及所含的官能团不同,其在水体中的化学行为也不同.本研究以黄河干流宁蒙段为研究对象,于2015年4月采集了下河沿至头道拐沿程7个断面的水样,采用XAD系列树脂将DOM分为疏水性酸(hydrophobic acid,HOA)、疏水性碱(hydrophobic base,HOB)、弱疏水性酸(weak hydrophobic acid,WHOA)和亲水性物质(hydrophilic matter,HYI)这4个组分,探讨了DOM组分含量、荧光峰值及其与Pb、Zn、Cu、Cr、As这5种金属离子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黄河宁蒙段DOM总量由下河沿至头道拐沿程逐渐增加.各断面DOM腐殖化程度较低,以亲水性的蛋白质类小分子物质(HYI)为主,疏水性酸(HOA)次之,这与黄河沿岸排污导致内源作用增强有关.三维荧光光谱中类腐殖质和类蛋白质荧光峰型显著,且类腐殖质峰沿程逐渐增强,进一步证实了内源污水输入的影响.SPSS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DOM与5种金属离子呈现出不同程度的相关性,其中与Cu离子显著相关;4种组分中HYI与Cu离子的相关性最强,说明二者在迁移转化过程中存在显著相互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芳香蛋白类物质荧光峰强度随Cu离子浓度的升高而降低,这可能是Cu与亲水性组分中的芳香类蛋白质发生络合产生荧光淬灭效应,从而导致荧光强度降低.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废电子电器回收处理体系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适合我国国情的废电子电器回收处理体系模式,并对国家对废电子电器回收处理体系的支持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正> 黑色页岩建造(含有0.3到5—7%或更多的分散碳质物质)广泛出现在不同时代地壳的冒地槽和优地槽构造中。与元古代、古生代和中生代受变质的陆源碳质碳酸盐杂岩有空间关系的是细脉浸染型、网脉型和脉型金矿床。在褶皱带含碳层的矿化中可划分为两种建造类  相似文献   
6.
模拟酸雨及A1^3+共同作用对蚕豆根尖细胞的遗传损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蚕豆为材料,研究了模拟酸雨及酸雨与铝共同作用的细胞遗传学效应.结果表明,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指数随Al^3+浓度的升高和环境酸度的增强而下降;处理组细胞中出现了多种染色体异常,如染色体粘连、滞后及断裂等.模拟酸雨及其与低浓度Al^3+(3mg/L)共同作用时可诱发蚕豆根尖细胞微核,其中pH4.5组微核率高于pH3.5组.模拟酸雨与高浓度的Al^3+(10~180mg/L)复合处理可引起根尖细胞固缩,固缩率随Al^3+浓度增加和pH降低而增高.研究结果表明,pH4.5和pH3.5的模拟酸雨和Al^3+对蚕豆根尖细胞具有遗传损伤作用,其效应与Al^3+浓度和环境酸度有关.  相似文献   
7.
8.
应用DNA随机扩增多态性(RAPD)分子标记技术研究了光合细菌(PSB)对Cd、Pb及呋喃丹污染土壤的微生物群落DNA序列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Cd、Pb及呋喃丹单一污染或3者复合污染土壤的微生物群落DNA序列的丰富度相对对照土样(S0)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受Cd、Pb或呋哺丹污染,可能会引起土壤微生物群落DNA序列...  相似文献   
9.
由于土壤中Cd和As的赋存形态、地球化学行为差异很大,在稳定化修复过程中其有效态含量随土壤各类指标的改变常呈此消彼长式变化.为达到使其同步稳定的目的,本文考察了以铁氧化物、木质素和高岭土为主要成分的复合材料(GLK)对土壤中的Cd、As的赋存形态、土壤理化性质以及铁形态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投加GLK可提高土壤的pH缓冲能力,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阳离子交换量、无定形铁氧化物和游离铁氧化物的含量,当投加量为5%(质量比)时,土壤Cd和As的有效态含量分别下降48.11%和33.58%.GLK可通过吸附、络合和表面沉淀等机制实现Cd、As的同步稳定化.  相似文献   
10.
分别从北京、太原、石家庄和济南地区采集了深度为0-5和5-20cm的土壤样品,进行了~(239,240)Pu、~(241)Am、~(137)Cs、~(40)K以及天然铀、钍系放射性核素的测定.估计了样品中放射性核素的水平和分布.结果表明,~(239,240)Pu、~(241)Am和~(137)Cs 的平均累积沉降量分别为24+13、10±5和1230±700MBq/km~2.~(239,240)Pu/~(137)Cs活度比为0.016—0.026(平均值0.020±0.004),~(214)Am/~(239,240)Pu活度比为0.35—0.49(平均值0.43±0.05).还讨论了这些核素与土壤中“过剩”~(210)Pb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