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2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43篇
安全科学   78篇
废物处理   6篇
环保管理   30篇
综合类   169篇
基础理论   29篇
污染及防治   32篇
评价与监测   13篇
社会与环境   9篇
灾害及防治   4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8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4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张云 《环境技术》2003,(Z1):46-46
本文主要分析了广州市番禺区石楼镇饮食废水的污染状况,并提出解决城镇饮食废水污染环境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每年的春、夏、秋季节是农作物的栽种、生长、管理、收获季节,由于目前农村没有固定的垃圾存放点,使得一些农民在给庄稼施肥、喷撒农药时.将化肥袋内的塑料薄膜不是随手乱抛。就是塞入泥土中,给耕种带来极大不便。有些塑料薄膜乱抛后被大风一吹,挂到变压器或电力线路上。时间一  相似文献   
3.
铬渣的热解无害化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热解工艺无害化处理铬渣,探讨了稻秆在铬渣无害化处理中的作用.研究了热解温度、稻秆与铬渣质量比、铬渣粒径及保温时间对铬渣热解无害化处理的影响,并分析了热解前后热解产物中铬元素形态的变化.结果表明,热解工艺能有效地将铬渣中Cr(Ⅵ)还原,稻秆热解过程中产生的气相挥发分对Cr(Ⅵ)的还原起核心作用.较为适宜的热解条件:热解温度为400 ℃,稻秆与铬渣质量比为0.10,铬渣粒径<2 000 μm,保温时间为10 min.在该热解条件处理下,热解产物中的Cr(Ⅵ)质量浓度为121 mg/kg,低于热解前铬渣中的Cr(Ⅵ)(3 400 mg/kg).热解后,可交换态及碳酸盐结合态铬含量降低,大部分铬转化成了稳定的有机结合态和残渣态,极大地降低了铬渣的危害.第一作者:张大磊,男,1982生,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固体废弃物热处理.  相似文献   
4.
环境中VOCs的污染现状及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综述了近十年来大气环境中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污染现状及其主要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介绍了目前大气环境中VOCs的主要处理技术(包括吸附、冷凝及膜分离等回收技术和燃烧、等离子体、光催化降解和生物降解等销毁技术)的适用条件、经济性、可操作性和净化效率.提出要对VOCs的吸收和生物降解的反应动力学模型、催化机制、材料的性能及微生物活性进行深入研究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多起石化行业因果设备机械密封泄漏引发的重大火灾事故原因,研究表明:机械密封泄漏的诱发因素多是泵轴承严重故障后,机械密封过度磨损导致密封失效,使高温油料泄漏。为有效防范机械密封泄漏事故,提出防范措施:一是要加强泵轴承的监测,及时发现泵轴承存在的问题,避免泵轴承长期带病运行;二是要加强机泵组的联锁控制,当轴承出现严重故障后,能使机泵组及时停车,避免机械密封过度磨损导致泄漏。  相似文献   
6.
现有静电接地装置普遍存在接地不可靠、接地故障时不能准确识别等问题,为解决这一缺陷,在静电接地装置的设计中引入了在线监测技术。新型静电接地装置可实现在线监测接地状态、接地故障时及时报警等功能,帮助工作人员及时获知接地装置的接地状况,及时对故障设备进行维护,保证静电接地的有效性,减少静电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氢气是一种理想的清洁能源.太阳能驱动的微生物光电化学池(Microbial photoelectrochemical cell, MPEC)因可同时实现废物处理与自发产氢而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以剩余污泥为底物,构建了一种由无定型硫化钼改性硅纳米线(MoS_3/SiNWs)光阴极和生物阳极组成的MPEC系统,研究了3组MPEC在不同的酸性阴极液pH和外加电压条件下的产氢及污泥减量效果.研究结果表明,MPEC在阴极液pH为1和3的条件下均能在无外加电压下自发产氢;pH=1的MPEC-1实验中平均产氢速率为(0.66±0.02) mL·h~(-1),约是pH=3的MPEC-2实验平均产氢速率的1.5倍,但阴极过酸的条件限制了其实际应用; pH为3、外加0.2 V电压的MPEC-3与MPEC-2相比,产氢周期由15 h增加到40 h,平均产氢速率由(0.44±0.05) mL·h~(-1)提高到(0.52±0.04) mL·h~(-1),污泥TCOD、SCOD、TSS、VSS的降解率分别可达53.96%、70.18%、38.21%和61.76%.可见本文构建的MPEC系统是一种有前景的利用太阳能进行废物处理和资源化的新技术.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地质高背景区农田土壤的重金属富集及迁移特点,该文对2种不同地质高背景(江苏玄武岩区和浙江黑色页岩区)农田土壤及水稻籽实中元素(Cd、Cr、Cu、Ni、Pb、Zn、As)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研究2个地区土壤-水稻系统中重金属迁移富集差异及主要影响因素,并结合土壤基本理化性质和有效态重金属建立对水稻籽实中主要重金属含量的预测模型。研究结果表明,Cd是江浙地质高背景区农田土壤中暴露风险最高的重金属元素,其中重金属元素Zn、Cu、Cd的生物富集因子最高,Ni和As相对较高,Cr和Pb最低,江苏玄武岩区农田土壤中Ni的迁移能力较强而浙江黑色页岩区Cd的迁移能力较强。土壤pH、CaO和Fe2O3等理化性质是影响农田土壤中重金属迁移能力的关键因素。回归预测模型表明,水稻籽实中重金属累积受到pH、CEC、黏土矿物和碳酸盐矿物的显著影响,而EDTA提取的有效态重金属更容易在水稻籽实中迁移富集。  相似文献   
9.
沙尘暴灾害及其防治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本文分析了中外重大沙尘暴的成因、造成的灾害并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沈阳市的生活垃圾分类收集情况,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下一步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