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综合类   1篇
基础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1篇
  2020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近海养虾场底泥中产芽孢细菌的生态特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对近海养虾场底泥中的细菌数量和类群的调查,发现有超过50%的细菌生物量是产芽孢细菌,因此对底泥中的产芽孢细菌进行了分离和纯化,通过对细胞形态、生理生化等特征的研究和对部分菌株的16S rRNA基因的ARDRA分型、序列分析等,鉴定了67株产芽孢细菌,其中62株属于芽孢杆菌属,5株属于短芽孢杆菌属.进一步对62株芽孢杆菌属的细菌在底泥不同深度的分布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巨大芽孢杆菌主要分布在底泥深度0~6cm左右的区域,海洋芽孢杆菌、短小芽孢杆菌和蜡状芽孢杆菌主要分布于底泥6cm以下的区域,与坚强芽孢杆菌性状相近的菌分布在底泥2~8cm深度;与耐碱芽孢杆菌性状相近的芽孢菌广泛分布在0~12cm区域.讨论认为,应用这些产芽孢细菌资源在修复海洋环境和开发海水养殖微生态制剂方面具有一定可能性.图3表3参15  相似文献   
2.
海水养殖场底泥中转化硫和磷化合物的微生物及其多样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福建某近海养虾场底泥环境中硫和磷2种元素的微生物代谢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细菌代谢有机硫和无机硫产H2S是养殖过程中造成H2S污染的主要因素,利用半胱氨酸和硫代硫酸钠产生硫化氢的细菌数量分别为 1.6×106和4.35×103 个·g-1底泥;进一步研究发现,芽孢杆菌属、盐芽孢杆菌属和微杆菌属等细菌是产H2S的优势菌群,而硫酸盐还原菌的数量较少,仅为25个·g-1,其产H2S的作用不明显.研究还发现,转化有机磷和无机磷酸盐的优势菌群属于好氧细菌,其中分解卵磷脂的细菌和产磷酸酯酶细菌的数量分别为2.17×105和 1.21×106个·g-1,转化磷酸钙的细菌数量为6.96×103个·g-1.本文从微生物学的角度探讨了养殖环境中硫、磷化合物的转化,提出细菌好氧代谢产H2S是养殖环境潜在的污染因素,给出了一些改善和修复养殖环境生态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脱氮是污水治理的重要目标之一。在实际污水处理中,由于起主要脱氮作用的硝化菌生殖代谢速率慢,易受冲击,且易流失,以致活性污泥的脱氮能力在运行过程中易受影响,因此,利用微生物固定化技术将硝化菌截留在生化池中具有重要意义。经聚氧化丙烯三醇(polyoxypropylene triol, PPT)改性后的聚乙烯醇(polyvinyl alcohol, PVA)凝胶颗粒可以有效将活性污泥进行固定化并用于污水处理中。结果表明:改性后的凝胶球具有热稳定性好、孔隙分布均匀、比表面积较大、总孔容较大等优点,用改性聚乙烯醇凝胶颗粒包埋驯化后的活性污泥,经过活性恢复处理后,与初始污泥相比,氨氧化速率提升18.28%,呼吸速率降低2.01%,且由于形成较好的厌氧、缺氧、好氧环境,微生物种群多样性、物种丰富度及群落均匀性均升高,并有较好的氨氮去除性能,在低浓度废水治理中,氨氮去除率达到70%。上述研究中分析了改性凝胶颗粒的性能以及包埋活性污泥中微生物菌群和活性的变化,可为凝胶包埋活性污泥技术在氨氮废水治理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