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长江口杭州湾海区两次赤潮的调查与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1982年8月20日,24日两天分别发生在普陀山东北海面(30°05′N、122°35′E)和长江口余山以东海面(31°30′N、122°35′的两次赤潮进行了调查与初步研究。认为这两次赤潮都发生在高温、低盐海域,赤潮生物为夜光虫(Noctiiuta miliars)和少量铠角虫(Ceratium)。研究表明,赤潮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夏季长江洪水期径流携带丰富的营养盐,造成了夜光虫的大量繁殖。另外,河口区的高温、低盐和两次强台风的影响都能加速赤潮的形成。  相似文献   
2.
本文根据1982—1983年环境调查资料,对26种生物(鱼类10种、甲壳类7种、软体动物6种、多毛类3种)的4种重金属(Cu.Zn、Pb、Cd)和有机氯农药的含量检测数据,初步分析了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不同类别生物重金属和有机氯农药的含量水平,各类生物重金属和有机氯含量的地理差异,并对海洋生物重金属和有机氯农药进行了质量评价。为今后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的海洋环境综合评价、开发利用和海洋污染的防治提供了必要的资料。  相似文献   
3.
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海洋生物重金属和有机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