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6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基于随机有限断层法开展泸定6.8级地震强地震动模拟,并通过实际强震记录校核,重建了泸定地震的强地面运动场。结果表明:(1)震中距80km以内,大部分模拟峰值地面加速度值与实际值较为接近,峰值地面加速度差值最小为0.58gal;(2)与低频段相比,高频段加速度反应谱的模拟效果较好,与实际反应谱的吻合度更高;(3)模拟峰值地面加速度(PGA)、峰值地面速度(PGV)、谱烈度(SI)及仪器地震烈度(II)的最大值分别为433gal、30cm/s、34cm/s、8.5,除II的模拟结果未展现Ⅸ度区外,各地震动参数均沿断层延伸方向呈对称分布,且在宏观形态上与地震烈度图的相似性较强;(4)与实际地震烈度图相比,重建的强地面运动场可有效预估地震烈度Ⅶ~Ⅸ度区的分布范围。作为合理确定地震动输入的一种途径,研究结果不仅可为泸定地区的抗震设防工作提供技术支撑,也可为特定地震强地震动(高频)的快速模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自2016年以来,防灾科技学院对1920年海原特大地震形成的黄土地震滑坡开展了全面系统的野外调查工作,获取了数百个黄土地震滑坡的详细调查资料,为便于资料的管理和应用,建立了首个海原特大地震黄土地震滑坡数据库系统.主要从资料来源、access 2019软件系统的可行性、数据库的设计及建设4个方面详细介绍了海原特大地震黄土...  相似文献   
3.
以往城市建筑物震害预测往往需收集建筑设计图纸并需花费较多的人力财力,但实际工程项目开展中往往不易收集到足够量的图纸,因此需要研究适用于城市群体建筑物震害的快速预测方法。建筑现场调研是城市震害预测中必不可少的工作。提出了基于建筑抗震性能快速判定的震害预测方法,并详细介绍了实施步骤、判定标准;将该方法应用到某个震害预测实例,结果表明,该方法简便、实用。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土工离心模拟技术被广泛应用在断层错动引起的地表破裂研究中,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本文系统的总结了土工离心机在模拟断层错动研究方面的应用历史与现状,梳理了不同性质断层、不同场地条件和不同试验条件下的试验结果;分析得出不同试验参数对地表变形特征、土层破坏机理、破裂扩展规律及土结相互作用等方面的影响。最后讨论了目前断层错动离心模型试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5.
黄土斜坡地震稳定性研究是保障黄土地区工程建设安全的基础。基于斜坡地震稳定性研究方法的现状,对黄土斜坡地震稳定性研究中常用的拟静力法、Newmark滑块分析法、数值分析法及物理模型试验法等进行了简要评述,总结归纳了不同方法的特点及适用性,展望了后续研究亟需解决的问题,对进一步开展黄土斜坡地震稳定性研究工作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基于在泸定磨西台地获取的地脉动数据,采用水平与垂直谱比法(HVSR法),开展了磨西台地场地地震效应研究。结果表明:(1)磨西台地地脉动频谱特征明显,0.2~15Hz内的峰值频段容易识别,大部分测点的峰值频率集中在1Hz左右,场地土层卓越频率范围0.80~1.34Hz,地层岩性和覆盖层厚度对卓越频率的影响作用较大;(2)磨西台地场地放大效应较为显著,绝大部分测点的峰值放大系数都大于2,与场地土层卓越频率相对应的峰值放大系数介于2.69~6.97;(3)磨西台地地层具有明显的地震效应方向性特征,100°~150°和150°~190°是磨西台地场地地震效应的两个优势方向区间,地层岩性差异对优势方向的控制作用较为突出。研究成果填补了磨西台地场地地震效应研究的空白,为深入开展冰川堆积物地层动力响应研究提供了新的途径,也为泸定6.8级地震后磨西台地所在乡镇的规划与重建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7.
地震滑坡是黄土高原较为严重的一种地震地质灾害.在简要回顾黄土高原历史特大地震诱发黄土滑坡灾害特点的基础上,从地震强度、断裂构造、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土层结构以及水文地质条件等6方面归纳了黄土地震滑坡的影响因素和发育特征,总结了液化型、剪切型以及震陷型等3种黄土地震滑坡形成机理的研究进展,探讨了黄土与非黄土地震滑坡形成机...  相似文献   
8.
海原特大地震诱发滑坡灾害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介绍海原特大地震概况和诱发地震地质灾害的基础上,系统地总结了不同的学者在地震滑坡的发育特点与分布特征、黄土地震滑坡的形成机理、场地条件、黄土边坡动力稳定性和黄土动力学特性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评述了这些成果对促进黄土地震滑坡灾害研究的作用和贡献。在此基础上,结合当前我国经济建设发展的需求和理论研究的热点,提出了今后在这一领域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关注的有关问题和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