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综合类   1篇
污染及防治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以污水生物处理中一种常见的有益微型动物——宿轮虫为对象,进行了应用消毒剂建立宿轮虫的无菌培养系的方法学研究.在对消毒剂次氯酸钠、甲醛及PreventolD7分别作用下的轮虫培养液中宿轮虫卵的孵化率和细菌密度变化趋势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以确保较高的卵孵化率为前提、通过多次的抑菌培养轮虫、使培养液中细菌数量逐渐减少直至消亡、最终获得无菌轮虫的方法,即逐渐减菌方法.该方法与传统的一次性灭菌方法相比,克服了传统方法在轮虫存活率很低的条件下进行无菌化的缺点,因此,可降低对消毒条件的严格要求并提高了成功率.运用逐渐灭菌方法,为确保约50%的卵孵化率,分别使用40μL·L-1甲醛和4μL·L-1 PreventolD7进行48h抑菌培养,经过4次对宿轮虫的抑菌培养,均获得了无菌的宿轮虫种群.实验结果表明,无菌化宿轮虫种群的繁殖速度与未经无菌化的宿轮虫种群相当.  相似文献   
2.
附着生活型轮虫又称蛭形轮虫是污水生物处理中有益的后生动物。宿轮虫作为一种典型的蛭形轮虫,对其捕食特性的研究旨在建立宿轮虫的培养系,同时为在生物处理池中创造有利于宿轮虫大量生长的条件提供依据。实验通过选择营养较高且经济易得的小麦面粉代替细菌制成悬浮液作为食物用于培养宿轮虫,以得到宿轮虫的捕食特性。结果表明,悬浮颗粒的粒径是宿轮虫选择食物的重要指标,悬浮颗粒的粒径为2.5 μm时其种群增长最快,粒径小于10 μm时其能正常生长。实验结果不仅证明了宿轮虫能够去除污水中不能以自由沉降形式去除的悬浮颗粒,同时为宿轮虫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