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6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24篇
安全科学   38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11篇
综合类   89篇
基础理论   14篇
污染及防治   15篇
评价与监测   3篇
社会与环境   8篇
灾害及防治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城、郊能量及辐射平衡特征观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化发展导致城、郊能量平衡及辐射平衡存在明显差异。利用城、郊夏季涡度相关系统观测数据,分析了南京城、郊在晴天条件下的辐射平衡、能量平衡、反照率以及储热项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夏季晴天条件下,城、郊辐射收支分配有显著不同。城市辐射陷阱作用导致城区向上短波辐射日均值小于郊区,城、郊分别为246 W/m2和395 W/m2,城市辐射陷阱效应导致截留的短波辐射日平均值可达237 W/m2。同时城市地表向上长波辐射日均值大于郊区自然地表,城、郊分别为5051 W/m2和4883 W/m2,这与城、郊地区不同的地表温度直接相关;(2)城、郊能量平衡分配的方式有显著不同,城市地表储热及感热为能量分配的主要方式,感热全天为正,始终处于不稳定层结。郊区潜热为能量分配的主要方式,夜间存在稳定层结条件;(3)城区总体日平均反照率为011,郊区草地日平均反照率为017,城区水泥楼顶日平均反照率为023。城区铁塔上日均反照率代表整体城市下垫面反照率的特征,城市辐射陷阱作用导致其小于郊区反照率。而水泥楼顶的反照率代表水泥板单一下垫面城市特征,因此大于前2者的反照率日均值。另外,郊区日平均反照率的日变化比城区表现出更明显的不对称性;(4)白天城区储热项占净辐射的56%,而郊区仅占净辐射的7%,并与已有试验中夏季白天储热项数据进行了比较,城市储热项特征与观测所处站点的水泥(硬地)面积所占比重以及是否考虑人为热的影响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利用数据挖掘技术从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事故查询系统中我国2004—2014年间发生的重大交通事故中筛选出具有道路类型信息的2 383件交通事故数据,按照省级行政区和道路类型进行聚类分析,将我国31个省级行政区域的道路交通安全水平进行了归类,并利用相关性分析法分析了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地势阶梯和人口密度等区域特征与道路交通安全水平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通过文本数据挖掘技术可以得到对我国道路交通安全评价有价值的信息;我国68%的省级行政区域在不同道路类型上的道路交通安全水平存在差异性;利用相关性分析发现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水平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地势阶梯、人口密度等区域特征有较强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周莉  冯胜  李忠玉  张运林  白杨 《中国环境科学》2015,35(10):3108-3116
基于2014年8月对太湖61个采样点的浊度和各物理化学指标的测定,分析夏季太湖浊度空间、垂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利用实测的湖泊底层浊度垂直分层对水-沉积物界面进行定量识别.结果表明,夏季太湖浊度表、中、底层浊度平均值分别为(28.3±21.4), (23.0±13.3), (31.7±15.0) NTU,总体分布趋势为太湖北部贡湖湾、梅梁湾最大,其次为西部及湖心区,较低值出现在胥口湾及东太湖;线性回归分析表明,表、中、底层浊度分别与叶绿素a、无机悬浮物、总悬浮物浓度的拟合关系最好;基于浊度垂直分层定量识别的太湖水-沉积物界面厚度均值为(156.4±53.5) mm,其中贡湖湾及太湖西部厚度最大,其次为湖心区及梅梁湾,东太湖、胥口湾、竺山湾界面厚度最小,界面厚度与中层浊度存在显著的正相关(R2=0.552),风浪引起的频繁的沉积物再悬浮将增加水-沉积物界面厚度.太湖浊度的垂直分层可用于水-沉积物界面的定量识别,为水-沉积物界面营养盐交换和物质循环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炉膛内部及燃烧器热态运行时的气流的混合和流动特性,以宁夏某电厂 660MW 超临界四角切圆燃烧锅炉为研究对象,进行锅炉冷态空气动力场试验。试验内容包括:冷态一次风调平、二次风风门挡板调节特性试验和炉内冷态空气动力场速度场测量及示踪。试验结果表明:各层燃烧器喷口风速均匀一致,气流形成切圆后火焰在炉膛内有良好的充满度,火焰的中心位于炉膛中央,无偏斜。试验结果为机组的热态运行和燃烧调整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为了了解邕江南宁市区段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现状,本文采用ICP-OES仪测定了沉积物中Cu、As、Cr、Pb、Cd、Zn和Hg的含量,并应用地质累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其污染状况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邕江表层沉积物中Hg未检出,其他6种重金属元素的平均含量依次为ZnCuCrAsPbCd,其中Cd和As的平均含量均高于《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的二级标准值,其他4种重金属元素的平均含量则低于《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的二级标准值;地质累积指数法评价结果显示,邕江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总体上为中度污染,其中Cd污染最为严重,为强—极强污染,Cu、As和Zn为无—中等污染,Pb和Cr为无污染;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评价结果显示,邕江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总体上属于中等潜在生态危害程度,其中Cd污染达到较重生态危害程度,As污染达到中等生态危害程度,其他4种重金属均为低等生态危害程度。可见,较其他重金属而言,邕江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Cd和As的污染更为严重,需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讨Fas/FasL途径在氟暴露致PC12细胞凋亡中的作用及其机制,采用含20、40、80、160mg/L NaF培养液处理PC12细胞.结果表明,所有剂量NaF处理12、24、36、48h,PC12细胞活性升高;上述不同剂量NaF处理24h后,与对照组比,PC12细胞的活性氧水平、细胞凋亡率、细胞内Fas/FasL信号转导通路Fas和FasL、Caspase8、FADD、Caspase3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均呈显著上升(P < 0.05),而Bid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下降(P < 0.05),且呈氟暴露剂量依赖性.结果提示Fas/FasL途径在氟暴露致PC12细胞凋亡中起重要作用,其中FADD可能是Fas/FasL凋亡途径中的重要靶分子.  相似文献   
7.
采用反相悬浮聚合方法合成颗粒状的阳离子型高分子絮凝剂。选用丙烯酰胺(Am)和氯化[N,N,N-三甲基乙醇丙烯酸酯]盐(AQ)两种单体,研究反应体系的特征及影响分子量的基本因素,诸如温度、单体浓度、引发剂浓度、分散剂浓度、水相和油相的体积比(Vw/Vo)对分子量的影响。为了选择出最佳原料比,本文对两种单体的原料比进行了研究。实验中还发现亚硫酸钠是一种优良的缩短反应诱导期、加速反应进程的试剂。  相似文献   
8.
酸/碱改性香蒲生物炭对水中磷的去除及其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雨水径流中存在的磷污染问题严重威胁生态环境,而传统的雨水径流处理设施,如雨水花园、渗滤沟等,对磷的去除率较低且成本较高.以湿地中收割的香蒲为原材料,酸改性后制备的生物炭(TH7)的除磷效果非常好,明显优于碱改性生物炭(TOH7):与原生物炭(T7)相比,酸改性生物炭大大提高了磷的去除效率,可从T7的65%提高至94%,而碱改性生物炭无除磷效果.TH7的表面孔隙发达,比表面积高达434.2m2·g-1,对磷的吸附符合Freundlich模型和伪二级动力学模型,其吸附属于物理化学吸附,具体的机制为孔隙填充、表面化学沉淀、氢键结合.研究表明,以香蒲为原料制备的改性生物炭是一种效果优越的除磷吸附剂,可应用于植草沟、雨水花园等以填料为主要吸附层的径流处理设施中.  相似文献   
9.
大气氮沉降是全球变化的焦点问题之一,为研究大气氮沉降对森林生态系统土壤呼吸的影响,在武夷山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进行人工模拟氮沉降,设置对照(N0,0 kg·hm~(-2)·a~(-1))、低氮(N1,50 kg·hm~(-2)·a~(-1))、中氮(N2,100 kg·hm~(-2)·a~(-1))和高氮(N3,150 kg·hm~(-2)·a~(-1)),采用Li-6400分析系统测定土壤呼吸速率,同时测定土壤温度和土壤含水量,探讨氮沉降的背景下土壤温度和土壤含水量与土壤呼吸的关系。结果表明,(1)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土壤呼吸速率具有明显的季节动态变化,土壤呼吸速率均为1月最低,8月最高。(2)常绿阔叶林土壤总呼吸存在明显的季节格局,总体呈单峰型,其峰值均出现在8月,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在生长季,氮沉降对土壤总呼吸均无显著影响(P0.05)。(3)常绿阔叶林土壤总呼吸与土壤温度呈显著的指数关系,其响应具体表现在,低高氮(N1,N3)处理和中氮(N2)处理在一定程度上分别提高和降低了土壤呼吸Q_(10)。N0、N1、N2、N3处理下土壤总呼吸的Q_(10)分别为1.52、1.57、1.44、1.56;土壤呼吸速率与0~5 cm和5~1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之间的关系用二次曲线拟合的效果最好,其决定系数R~2分别为0.156~0.354和0.239~0.387,明显低于土壤呼吸速率与土壤温度关系方程的R~2值,这表明土壤呼吸速率与土壤含水量之间的相关性较弱,由此可知土壤含水量对土壤呼吸的影响远小于土壤温度对土壤呼吸的影响。(4)N0、N1、N2和N3处理的土壤总呼吸年碳排放量分别为5.67、5.98、6.22和4.22 t·hm~(-2)·a~(-1),低氮和中氮处理的排放比对照高出5.46%和9.70%,低氮促进了土壤呼吸年通量,而高氮抑制了土壤呼吸年通量;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氮沉降对土壤呼吸、异养呼吸年通量有显著影响,其中N2对土壤呼吸、异养呼吸年通量影响最大(P0.05)。  相似文献   
10.
基于WARMF模型的杭埠-丰乐河流域水文模拟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了WARMF模型在杭埠-丰乐河流域(巢湖流域最大支流)的水文模拟适应性能并进行了流域水文系统分析.利用AVSWAT2000模型将流域划分为37个子流域,利用流域地貌-土壤分布对应关系、土壤剖面结构、地下水位埋深等条件,确定了子流域的平面分组与剖面土层结构,较大程度上降低了流域模型参数校准的难度与不确定性.利用2000~2003年的水文观测数据,在参数灵敏度分析基础上,对模型水文参数进行了校准与检验.结果表明,WARMF在研究区具有较好的适应性能.WARMF模型与AVSWAT2000模型的水文模拟结果对比表明,WARMF模型具有更好的日拟合性能.基于模型的模拟结果,在空间尺度上定量分析了流域从降水开始到入湖的水循环过程,在时间尺度上分析了年内降雨、径流的分布及其对应关系.流域概化、模型的校准与检验以及流域水文时空变化的系统分析方法等对流域水文、环境的模拟研究与系统分析具有探索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