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8篇
安全科学   1篇
废物处理   2篇
综合类   15篇
基础理论   3篇
污染及防治   7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循环式活性污泥法(CASS)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循环活性污泥系统(CASS)是一种将变容积活性污泥法和生物选择器原理有机地结合起来,具有同步脱氮除磷的以序批曝气-非曝气方式运行的充放式间歇活性污泥处理工艺。文中主要介绍了循环活性污泥法CASS工艺的发展、应用情况及其工艺特点、经济评价,存在问题,就该工艺在国内的应用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城郊关键带土壤中溶解性有机质的光谱特性及其时空变异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马琦琦  李刚  魏永 《环境化学》2020,39(2):455-466
溶解性有机质(DOM)作为地球关键带中物质与能量循环的重要活性组分,其与关键带中诸多重要环境过程有着密切关系.本研究以宁波樟溪流域作为城郊关键带的典型代表区域,采集土壤样品,结合紫外可见光谱(UV-Vis)、三维荧光光谱(3D-EEM)进行特征表征,分析不同类型土壤中DOM的分布特征、影响因素和季节性变化规律.主要结果如下:林地DOC平均含量均大于耕地,其中林地秋季(15.4 mg·L~(-1))林地春季(12.5 mg·L~(-1));耕地秋季(11.9 mg·L~(-1))耕地春季(11.4 mg·L~(-1));DOM结构在紫外可见光谱下表现为耕地DOM芳香化程度(SUVA_(254))、疏水性组分(SUVA_(260))和分子量(S_R)较林地大,其中耕地秋季最为突出;三维荧光光谱结合平行因子分析(PARAFAC)把土壤DOM分为5种组分,主要以富里酸类物质为主(C_1、C_3、C_5),也含有色氨酸、酪氨酸类蛋白质(C_4)和腐殖酸(C_2)等物质,其中耕地春季的腐殖化程度最大,耕地秋季比春季含有较多类蛋白质,林地较耕地含有更多的类蛋白质,林地春秋两季中DOM结构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3.
固定化包埋亚硝酸菌短程脱氮与同步除磷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实现常温下低碳源城市生活污水的低能耗脱氮除磷,采用固定化技术和厌氧/好氧/缺氧(AOA)工艺耦合与游离组进行了对比实验研究。在温度为25±1℃、pH为8.0±1、DO为1±0.5 mg/L和HRT为9 h的条件下,两组运行结果表明,固定组具有较高的硝化效率和较强的适应能力,亚硝氮的积累率可以稳定维持在70%以上,对NH4+-N、COD和TP的去除率分别为92.2%、87.2%和81.3%,明显优于游离组。  相似文献   
4.
采用经砂滤处理后的滆湖水作为原料液,氯化钠溶液作为汲取液,在不同影响因素条件下进行正渗透试验,并对试验后的膜片进行清洗,探究膜污染的可逆性.结果表明:提高汲取液浓度、运行温度及膜面流速均可有效增加膜通量;正渗透对滆湖水体中的溶解性微生物代谢产物、类色氨酸、类富里酸和腐殖酸四种主要DOM成分均有较好的去除效果,DOC、UV254截留率均在96%以上;短期运行通过水力清洗几乎可以完全恢复膜通量,而长期运行通过超声清洗可以基本恢复全部膜通量,通过分析膜清洗液可知造成膜污染的主要物质为类色氨酸类和类富里酸类物质.  相似文献   
5.
采用ENSBR-BDAR-BCOR工艺处理某化纤公司高含氮己内酰胺生产废水,在污泥负荷为0.15~0.28g/(g·d)、进水COD不高于6200mg/L、NH3-N质量浓度不高于560mg/L的情况下,出水COD不高于150mg/L、NH3-N质量浓度不高于20mg/L,COD和NH3-N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8%和96%,系统可同时除碳脱氮。  相似文献   
6.
港口化学品污水厌氧生物和解性能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论述了船舶散装运输的19种液体化学品洗舱污水及其混合污水,共21个水样的厌氧可生化性。  相似文献   
7.
从生态学、生态经济学角度看,区域是融自然-社会-经济为一体的复合生物系统,是生产要素与生态要素(自然、人为)相互整合的结果。该复合生态系统物质、能量的“整体、协调、循环、自生”是实现社会、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达到三个效益统一目标的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8.
以家用净水器活性炭滤芯为支撑体(Carbon membrane,CM),通过电沉积法制备Bi-SnO2电催化膜(Bi-SnO2/CM),通过电催化强化降解饮用水中的PPCPs.采用SEM、EDS、XRD分别对CM、SnO2/CM和Bi-SnO2/CM进行了结构表征,并利用Tafel、CV、EIS方法对3种膜的析氧电势、比电容和电化学阻抗等电化学特性进行表征,并选取卡马西平(Carbamazepine,CBZ)作为PPCPs代表物进行电催化效能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电沉积-水热方法制备的Bi-SnO2纳米颗粒的粒径尺寸约为27.2nm,可以很好地负载到活性炭滤芯表面,并制备出电化学性能优异的电催化膜,相比基膜其Tafel斜率由31.09mV/dec增至80.22mV/dec,电化学阻抗由1.03?cm2降低为0.37?cm2,比电容也由0.689F/g增至2.635F/g.最终通过实验验证了其对卡马西平的降解效果,在静态循环实验中,B...  相似文献   
9.
论述了船舶散装运输的19种液体化学品洗舱污水及其混合污水、共21个水样的厌氧可生化性.  相似文献   
10.
港口化学品污水好氧生物降解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涛  董良飞 《交通环保》1998,19(1):8-11,39
论述了港口船舶散装运输的21种液体化学品洗舱污水及其混合污水的好氧可生物性,为港口化学品污水采用生物法处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