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5篇
基础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1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惠州农业土壤、灌溉水和农产品中有机氯农药的残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气相色谱法(GC-ECD)对惠州市51个农业土壤样品、12个灌溉水样品和21个农产品样品中的HCHs和DDTs残留量进行了测定.HCHs平均含量分别为土壤1.66μg/kg、灌溉水5.86ng/L、农产品24.74μg/kg;DDTs平均含量分别为土壤4.98μg/kg、灌溉水2.06ng/L、农产品41.72μg/kg,土壤中有机氯农药通过多种方式进入到水体及农产品中.从HCHs和DDTs异构体组成可以看出,环境中绝大多数农药残留是由于历史上使用造成的,个别地区可能还有新的污染输入.同其它地区相比,惠州农业土壤和灌溉水中的有机氯农药残留水平较低,但农产品尤其是蔬菜中DDTs富集程度较高.  相似文献   
2.
沉积物再悬浮对沉水植物生长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通过室内模拟实验,研究了沉积物再悬浮对苦草(Vallisneria natans)和马来眼子菜(Potomogeton malaianus)2种沉水植物生长的影响.为期10周的实验发现,有沉积物再悬浮的处理组中,苦草的生物量显著低于对照组中(没有沉积物再悬浮)苦草的生物量;同样,沉积物再悬浮对苦草的分蘖和块茎数也产生了明显的影响;马来眼子菜的生物量和分蘖数同样受到了沉积物再悬浮的影响,但影响程度小于苦草.因此,沉积物再悬浮对沉水植物的生长、繁殖具有的抑制作用,但这种作用因种类不同而有所差异.  相似文献   
3.
太湖大型水生植物的管理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太湖是我国的第三大浅水湖泊,其东、西太湖两部分的水体状况、水生植被差异甚大。西太湖大部分水域出现严重的藻型富营养化,许多水生植被消失,水质恶化;东太湖水生植物群落结构发生变化,沼生植物比例增大,湖泊沼泽化严重。针对东、西太湖的具体情况,参考国内外湖泊治理的经验,本文提出了对东、西太湖水生植被采取相应管理措施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生态修复对浮游植物种群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惠州南湖(惠州西湖子湖之一)是典型的亚热带浅水城市湖泊。2007年5月,惠州西湖开展了以水生植被构建和鱼类调控为主的生态系统修复与构建(中试)工程,以控制湖泊富营养化,改善湖泊水质。生态修复后南湖中试区的营养盐含量和富营养化程度有很大的下降.其中TP降低了87.04%,TN下降了64.25%,N:P比由5月份的6.99:1升高到18.32:1。生态修复前浮游植物浮游植物优势种有10种(属)5个门,其中绿藻为优势种群,约占浮游植物总生物量的72.79%。多样性指数为2.03.均匀度为1.095,为富营养化的稳态阶段;生态修复后浮游植物浮游植物优势种有20种(属)6个门,其中隐藻为优势种群,约占总生物量的52.84%,多样性指数为3.58,均匀度为1.113,为清水态型生态系统。生态修复后浮游植物的丰度、生物量以及各种属之间的比例关系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通过生态修复工程已经打破了浮游植物的稳态阶段.建立多藻共存的水生态系统.是藻类共存和多样性研究在工程当中一个成功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生态修复技术在富营养化水库水质改善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6年初对广东省大镜山水库实施了生态修复工程,工程运行一年后,对该生态修复工程的效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生态修复技术实施一年后,大镜山水库富营养化水平明显降低。与进水口(C区)相比,生态修复工程区(A、B区)透明度增加,氮、磷营养盐含量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生态修复工程区TN、NH4-N与C区同期比最大降幅分别达19.6%、90.4%,TP、PO4-P同期比最大降幅分别达49.5%、67.5%,同时生态修复工程区内的叶绿素浓度也明显低于C区。  相似文献   
6.
2007年初对广东省开平市的大沙河水库实施了生态治理工程,结果表明:生态工程运行后,水质明显好转,透明度提高,最大增幅达22.2%,库中TN、NH4-N的降幅最为明显,最大降幅分别为67%和41.1%,TP、PO4-P、叶绿素等也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生态工程实施后,工程治理区的水质状况好于非工程治理区。  相似文献   
7.
通过人工栽培实验,研究了太湖梅梁湾不同营养状态的沉积物和湖水对浮叶植物四角菱(Trapa quadrispinosa Roxb)生长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在上覆水相同条件下,营养盐较高的梅梁湾底泥(湖泥)上培养的四角菱生长较好,其生物量高,植株较长,叶柄、叶长和叶宽均大于营养盐较低的岸泥上四角菱相应指标的值;湖泥上的四角菱叶色嫩绿,叶绿素质量分数高于岸泥上四角菱的值;实验后对植株各部分的氮、磷质量分数进行测量,发现湖泥中生长的四角菱吸收了更多的营养物质。梅梁湾湖水对四角菱生长也有一定影响,但不如沉积物明显:沉积物相同时,湖水和自来水条件下四角菱的生物量、株高、叶长、叶宽、叶绿素质量分数和营养物质质量分数等指标的差异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8.
星湖底泥磷含量剖面特征及其生物可利用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星湖底泥柱状样的采集与分析,研究了星湖底泥中磷的赋存形态、垂向变化规律及生物可利用磷的特征。结果表明,TP随深度增加而降低,含量0.25 mg·g^-1~1 mg·g^-1,生物可利用性磷的含量为0.1mg·g^-1~0.45 mg·g^-1,占TP比例较高;间隙水中磷酸盐含量明显高于湖水,相对于湖水呈可释放状态。若外界氧化还原条件发生变化,底泥磷的释放可成为影响星湖富营养化的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