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1篇
安全科学   12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8篇
综合类   64篇
基础理论   41篇
污染及防治   25篇
评价与监测   6篇
社会与环境   4篇
灾害及防治   1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1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4年   1篇
  1941年   1篇
  193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 - The Fundão Dam collapsed, on November 5th, 2015, dumping more than 50 million/m3 of iron ore tailings, enriched with metals, into the Doce River...  相似文献   
2.
此文介绍尺寸为φ1547×L900×δ30的大直径TA2卷焊坯的制备工艺。主要包括卷焊坯设计、展开下料的计算、卷圆工艺、焊接工艺等,可供同类材质圆筒件卷圆时参考。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中国主要类型土壤中Cd、Cu、Pb、As的生态效应和环境影响以及多指标、多体系确定土壤元素临界含量的研究,提出了中国主要类型土壤Cd、Cu、Pb、As的临界含量及其系统分类特征.  相似文献   
4.
根据一些发达国家的法律实践和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实际需要,探讨了对环境造成严重恶果的行为,应设立“污染环境罪”来调整人们行为的最后法律手段的必要性,并就污染环境罪的基本特征及与其它法律责任的区别作了分析和阐述,提出在我国刑法中应专条补充设立“污染环境罪”规定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当今社会面临的日趋严重且类型众多的灾害,构成了对生态环境安全的巨大威胁,为此各国都在致力于发挥法制手段在灾害防治中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国是个多灾国家,在减灾法治方面虽已取得了一定成就,但总体上还比较薄弱,因此进一步加强该领域的法制建设十分重要。从我国环境安全保障角度及与国际经验的比较来看,完善我国减灾法制建设的基本工作涉及到减灾法制体系的理论研究、立法模式的选择及其充实方向、行政体制的理顺及执法司法功能的强化等多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7.
应用氢化物原子荧光法,测定鲤鱼肝脏中痕量Hg和As,该法具有原子吸收和原子发射光谱两种技术优势,同时它具有分析灵敏度高,干扰少,线性范围宽,可多元素同时测定等优点;在KBH4-酸还原体系中同时测定鱼肝中Hg和As,方法检出限分别为Hg:0.33ng/ml和As0.36ng/ml,线性范围分别为:0.1-2.0ng/ml和1.0-20.0ng/ml。加标回收率分别为Hg:96.0%和As:100.6%。分析结果可靠,方法令人满意,并适合大批量样品的分析。  相似文献   
8.
9.
10.
Phenolic compounds are contaminants frequently found in water and soils. In the last years, some technologies such as phytoremediation have emerged to remediate contaminated sites. Plants alone are unable to completely degrade some pollutants; therefore, their association with rhizospheric bacteria has been proposed to increase phytoremediation potential, an approach called rhizoremediation. In this work, the ability of two rhizobacteria, Burkholderia kururiensis KP 23 and Agrobacterium rhizogenes LBA 9402, to tolerate and degrade phenolic compounds was evaluated. Both microorganisms were capable of tolerating high concentrations of phenol, 2,4-dichlorophenol (2,4-DCP), guaiacol, or pentachlorophenol (PCP), and degrading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phenol and 2,4-DCP. Association of these bacterial strains with B. napus hairy roots, as model plant system, showed that the presence of both rhizospheric microorganisms, along with B. napus hairy roots, enhanced phenol degradation compared to B. napus hairy roots alone. These findings are interesting for future applications of these strains in phenol rhizoremediation processes, with whole plants, providing an efficient, economic, and sustainable remediation technolog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