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4篇
基础理论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煤气化技术的应用是我国能源战略的重要一环,但同时也会产生大量的煤气化炉渣,亟需研究可批量消纳的资源化利用技术。煤炭灰分中各种矿物相在气化炉内会随温度发生变化,通过对该变化的研究和总结,描述了煤炭灰分中各种矿物相在气化炉内的物化反应过程,并指出煤炭灰分对煤气化炉渣的最终形态特点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对煤气化炉渣中残碳的组成及其变化特点的研究表明,残碳对煤气化炉渣的最终利用途径具有重要影响;此外,通过分析煤气化炉渣利用技术研究现状,指出建材化利用技术和掺烧循环流化床原料技术是目前的主流途径;最后,展望了煤气化炉渣利用技术的发展方向,并提出了煤气化炉渣用于混凝土和水泥原料以及井下回填的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过硫酸盐氧化作用的活化方法和机理,在此基础上设置了对比试验,分析了氢氧化钠和硫酸亚铁活化过硫酸钠氧化修复多环芳烃污染土壤的效果,探究了pH、硫酸亚铁与过硫酸钠物质的量之比及反应时间对硫酸亚铁/过硫酸钠体系去除多环芳烃的影响,并分析了反应产物的组分。结果表明:硫酸亚铁比氢氧化钠活化过硫酸钠氧化修复多环芳烃污染土壤的效果好;在pH为酸性或中性、硫酸亚铁与过硫酸钠物质的量之比为1∶2.0、反应时间为5 d时,对多环芳烃的去除效果最佳。在控制反应条件的基础上,过渡金属离子活化过硫酸钠是修复多环芳烃污染土壤的可行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干燥后的污泥对盐碱土土壤理化性质及污染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设置了盆栽试验,以观察不同泥土比中植物的生长情况。结果表明:干化污泥既能为作物生长提供有效养分,又能明显地提高土壤肥力。虽然施用污泥后土壤中的全盐量增加,但对所选取植物的生长影响较小;当泥土配比低于一定的比例时,污泥中的重金属不会对土壤造成污染。因此,在盐碱土壤中严格按照标准并合理控制干化污泥的用量可作为解决污泥问题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4.
磷、锌肥处理对降低污染稻田水稻籽粒Cd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探索农田措施控制水稻Cd吸收与籽粒积累是保障稻米食物安全的急迫需求.采用田间定位试验,研究了不同用量的钙镁磷肥及叶面喷施锌肥(ZnSO4·7H2O)等处理对污染稻田水稻籽粒Cd含量的影响.试验表明,施肥处理没有显著提高水稻产量,但籽粒Cd含量有不同程度降低.分析表明,这些处理提高了土壤的pH值,且随用量而增高,土壤中有效态Cd含量显著降低.土壤有效态Cd含量与土壤pH值存在显著负相关,推测主要是由于土壤pH升高而降低了土壤Cd活性.不过,叶面喷施ZnSO4·7H2O,并未明显提高土壤pH值,但显著降低土壤有效态Cd含量,可能是由于淹水下形成难溶性CdS而钝化了土壤Cd.因此,稻田中Cd钝化可以抑制Cd在水稻籽粒中的积累.但是,在严重污染稻田中,这些用量尚不能有效控制稻米Cd的安全.建议在严重重金属污染的土壤改种其它非Cd强积累作物.  相似文献   
5.
南方典型产地大米Cd、Zn、Se含量变异及其健康风险探讨   总被引:23,自引:3,他引:20  
在我国南方江西、湖南、安徽和广东等典型水稻产区部分市场和污染地区农户随机采取大米样品共70份,分别测定样品中Cd、Zn、Se的含量,并分析不同产地大米的含量差异及其与产地土壤因素的关系,探讨了农民就地消费的食物安全性.结果表明,70%以上的供试样品Cd含量超出国家食品卫生标准值(0.2 mg.kg-1),且Cd/Zn(质量比)超出美国学者建议的0.015临界值.所分析的3个元素的样本间变异以Cd为最大,Zn最小.不同产地大米样本间所分析元素的含量及Cd/Zn均呈重金属污染水稻土产地>酸性水稻土产地>中性水稻土产地,且以Cd、Se含量的差异幅度较大,Zn较小.说明土壤Cd化学有效性是影响供试大米Cd含量的主要因素,土壤-水稻系统中Cd迁移与籽粒积累取决于人为污染和土壤的化学性质.分别参照WHO和USEPA推荐的成人RfD(Cd)值和我国居民平均食物消费结构,分析表明所有供试产地的大米样本对于农民就地消费来说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潜在Cd暴露风险,以污染土壤产地和酸性红壤性水稻土产地为严重.另外,供试大米样品的Zn、Se含量普遍偏低,尚不能满足正常的膳食摄取需要.因此,南方水稻生产中必须考虑稻米Cd污染对就地消费农民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