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基础理论   3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各土壤微量元素的形态分布特性有相似的规律,每个微量元素的各种形态都可以根据其对植物的有效性划分为两组.第一组形态分布百分率与植物有效性指数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第二组则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因而第一组的形态为主要的有效养分源,第二组的形态很难为植物提供有效养分.减少相应元素转化成为第二组的形态和增加第一组各形态的储备容量是调节和控制土壤营养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2.
耕地保护具有量与质的内容,广东省近十几年来耕地锐减,仅1992—1993年两年就减少耕地16.177万hm2,且减少的大多数是良田,旱地相对增加,低肥力坡耕地比重增大,因此提高耕地质量更为重要。坡耕地水土流失严重,难以培肥,这与“三高”农业相悖。高产高质高效农业应以健全的土壤为基础;而培肥坡耕地,必先要搞好坡耕地的水土保持。因此必须总结保土培肥经验,加强对保土耕作技术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在花岗岩剧依崩坡得以生物治理、严重的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的基础上,为深入水土治理改善工作而进行蚀荒地开发种果技术研究.所谓积砂地是在山体崩塌、形成崩岗地貌的过程中,由大量砂砾冲积压埋谷底农田而造成的砂荒地.由于积砂地上壤以>1mm砂砾为主,其土性恶劣,土壤极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