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3篇
基础理论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为解决电化学法处理高盐染料废水存在的能耗大、成本高等问题,分别采用溶胶-凝胶法和辊压法制备Ti/SnO_2-Sb阳极和空气阴极,构建了Ti/SnO_2-Sb阳极-空气阴极双极体系(TSSA-ADC)。甲基橙(MO)作为高盐染料废水的典型污染物,考察了电流强度、MO浓度、电解液浓度和初始p H对TSSA-ADC体系和TSSA单阳极体系降解MO的影响。结果表明:与TSSA单阳极体系相比,TSSA-ADC体系具有更好的抗有机负荷冲击、抗盐分冲击、抗酸碱波动能力,能够维护酸碱平衡防止硬度离子结垢。最佳反应条件为电流强度为0.030 A,电解液浓度为3%,MO浓度为100 mg/L,初始pH=6。以MO去除率达到98%为基准,TSSA-ADC体系比TSSA体系可节能74.26%。  相似文献   
2.
文章基于OMI大气甲醛产品,探讨了浙江省2006-2017年对流层甲醛柱浓度时空分布特征,结合土地覆被情况、气象、地形以及社会经济数据,多角度定量化分析了大气甲醛浓度演变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2006-2017年浙江省大气甲醛浓度整体呈增加趋势,变化过程大致可分为2个阶段:大气甲醛浓度急剧上升阶段(2006-2010年)和大气甲醛浓度平缓下降阶段(2011-2017年);空间上,大气甲醛浓度自东南至西北呈阶梯式增长,高浓度区主要集中在浙北平原;时间上,大气甲醛浓度具有明显的季节特征,季均浓度由高到低依次为夏季、春季、秋季、冬季。大气甲醛浓度变化的影响因素包括人类活动和自然条件2个方面。人类活动主要包括工业生产和交通运输,其中工业生产中的能源消耗是主要的甲醛排放环节,交通运输对甲醛浓度的升高也有一定的贡献。温度、降雨的季节性变化以及山脉阻拦作用也是形成浙江省大气甲醛时空分布特征的重要成因。  相似文献   
3.
4.
基于臭氧监测仪(OMI)遥感数据获取中国东北三省(黑龙江、吉林、辽宁)2005~2018年的甲醛柱浓度,对东北三省近14年来甲醛的时空分布变化规律以及影响因子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近14年来东北三省的甲醛年平均柱浓度呈先增大再减少,再增大的趋势,最大增长率为14.3%,最大降低率为10.1%;甲醛的月、季平均柱浓度变化具有明显规律性,在每年夏季(6~8月)出现最高值,冬季3月左右出现最低值;甲醛的季平均柱浓度水平为:夏季 > 秋季 > 冬季 > 春季;东北三省的甲醛柱浓度在空间上基本呈南高北低分布,高浓度区域主要集中在中部平原较发达的地区。甲醛柱浓度的影响因子包括自然条件和人类活动两个方面。降水和温度等气象因素是甲醛柱浓度变化的重要影响因素,而地形、植被等自然因素对甲醛的分布有一定的影响。交通运输和工业生产等人类活动对甲醛浓度的区域性变化也有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