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基础理论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对龟足(Pollicipes metella)精子发生和成熟精子的超微结构进行了研究.精子发生属于变态型.细胞由多边形变为椭圆形到长梨形直至弹开成线形;胞核由椭圆形逐渐变长弯曲成U形,最后变为细长形;中期精子细胞出现的椭圆形附属小滴也弯曲成U形,最终成长柱状.早期、中期、后期精子细胞出现核周微管及核囊,核周微管及核囊在成熟精子中消失.精子为前中部带有一个长柱状附属小滴的线状结构(长约36μm),可分为顶体、颈部、中段和尾部四部分.顶体为锥状(约0.6μm),顶体后的基体发出轴丝,轴丝纵贯末端.核细长线状(约16μm).附属小滴长柱状(约8μm),内有棒状致密斑.核、附属小滴与轴丝并行.鞭毛为典型的“9 2”结构。  相似文献   
2.
运用透射电镜研究中国淡水蛏Novaculina chinensis卵子发生过程中细胞和细胞器的超微结构变化,结果表明,卵原细胞的胞质含有丰富的核糖体及少量线粒体和内质网,其它细胞器不发达,卵黄合成前期,卵母细胞胞体增大,线粒体较多,量小泡装和条索状的内质网;同时随着发育的进行,出现卵黄膜、合成少量卵黄粒及产生大量脂滴,卵黄全成期卵母细胞胞体迅速增大,细胞核伸出伪足状突起;胞 内出现丰富的线粒体、溶酶体及结构独特的内质网、卵黄粒越来越多,而脂滴越来越少,成熟期卵母细胞胞体达到最大,细胞器不发达,胞质中充满大量卵黄粒,仅少量脂滴。首次观察到卵母细胞表面伸出伪足状突起,这也是外源卵黄发生的证据。讨论了中国淡水蛏卵子发生的特点.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