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我国自然环境优越但很脆弱,人均自然资源较少,生态破坏很严重,生态欠帐很多。目前我国在科技水平还比较低的条件下进行大规模的工业化、城市化也对环境产生巨大冲击,产生一些新的环境问题。因此我国环境保护具有长期性和艰巨性,必须坚持不懈地努力,打攻坚战和持久战。 相似文献
2.
3.
4.
5.
6.
7.
耿世刚 《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Z1)
排污权交易是解决环境外部不经济性的手段,与传统的控制环境问题手段相比,它具有在确保环境质量目标的前提下,以控制环境污染成本最小化实现资源最优配置的优点,符合我国国情,是我国控制环境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9.
为了考察中国亚热带不同森林类型对雨雪冰冻灾害的响应模式,以粤北天井山3种代表性的林型—针叶林、阔叶林和混交林为对象,于不同森林类型中比较受损森林与未受损森林在凋落物年产量、成分及月际动态方面的差异,从而在凋落物水平上反映不同森林类型在雨雪冰冻灾害后的早期恢复力。研究结果表明,灾后针叶林、阔叶林和混交林的年凋落量分别为0.52、3.21、1.37 t.hm-2,比未受损的同种森林类型年凋落量显著减少,减少程度分别为87.89%、53.46%、76.78%。由此可以看出阔叶林的植被恢复情况最好,说明在凋落物水平上,其灾后恢复的早期阶段恢复力最强。在凋落物成分方面,灾后各森林类型叶凋落物所占比例显著增加,枝凋落物所占比例则显著减少。受损针叶林和阔叶林的凋落物月动态与未受损森林基本一致,但其波动幅度较小;在混交林中,受损和未受损森林其凋落量的季节动态模式则表现出不一致性且为不规则型。根据研究结果,建议在亚热带地区优先考虑种植阔叶林以促进受损森林在类似雨雪冰冻灾害的极端天气后的恢复。 相似文献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