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5篇
安全科学   4篇
综合类   4篇
基础理论   4篇
污染及防治   2篇
灾害及防治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采用多孔陶瓷作为基体制备了锆基金属有机骨架UiO-66@多孔陶瓷复合材料.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粉末X射线衍射(PXRD)、氮气吸附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等表征手段对比了氢氧化钠脱硅和乙二胺表面改性等基体活化方式对UiO-66(Zr)在多孔陶瓷表面负载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乙二胺表面改性的多孔陶瓷对UiO-66(Zr)的负载更均匀,负载效果更好.以EDTA-Cu(Ⅱ)为考察对象,研究了UiO-66(Zr)@乙二胺表面改性多孔陶瓷复合材料对络合态重金属的净化效能.结果表明,UiO-66(Zr)@多孔陶瓷复合材料在较宽的酸碱条件下(pH=3—9)对络合态重金属EDTA-Cu(Ⅱ)均表现出良好的吸附性能,饱和吸附量为1.17 mg·g~(-1),并可通过NaOH解吸再生,从而实现材料的重复利用.  相似文献   
2.
从加油站存在的主要危险因素及加强安全检测的重要性出发,分析了加油站危险化学品的理化性质和主要的监测参数及检测方法,提出了加油站综合安全监测系统的研究方案。  相似文献   
3.
淀山湖浮游藻类增长的氮磷限制性营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年1月至12月对淀山湖浮游藻类生物量及主要营养元素N、P含量进行了监测,并利用藻类增长的生物学评价(NEB)方法对浮游藻类增长的限制性营养元素进行了研究,采用双变量相关性分析了水体中N、P含量与浮游藻类生物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磷含量与藻类生物量有显著的正相关(Rmax=0.980),添加磷能明显促进藻类生物量...  相似文献   
4.
功能全面、实用高效的应急救援平台是实施科学、有效的应急救援的基础之一,也是一个复杂的人、机、信息综合系统,系统工程的分析方法及思想对指导应急救援平台的建设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意义.在分析了国内外应急救援平台的现状并明确了其功能、要求后,运用系统工程方法从应急救援方式、设备、人员、信息系统、移动平台5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和...  相似文献   
5.
规划最优路径是应急救援时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在基本蚁群系统模型的基础上,基于层次分析法解算出路径权重矩阵,并将其引入状态转移规则,这样求出的最优路径不只是考虑路径距离,而且考虑了道路实际状况。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引入路径权重后的自适应蚁群算法能根据实际路况权重矩阵规划出更合理的救援路径,缩短了救援时间。  相似文献   
6.
通过搭建复合填料-生物滤柱反应装置,在厦门冬季低温环境下开展复合填料(蜂窝煤渣、活性炭、蜂窝沸石和陶粒)强化生物滤柱除臭研究,分析了除臭微生物群落组成特性.复合填料-生物滤柱装置在启动运行15 d时其COD去除率达到85%以上且保持稳定,对H2S和NH3的最大去除率可分别达到91.77%和82.53%,表明挂膜成功.菌...  相似文献   
7.
双酚S(BPS)是一种新兴的内分泌干扰物,在环境中广泛存在,并对自然环境和人体健康有严重危害。制备了FeS-Fe0纳米复合材料作为催化剂,明确了FeS-Fe0纳米复合材料活化PS体系(FeS-Fe0/PS体系)的反应条件对去除BPS的影响,包括材料中FeS与Fe0摩尔比、材料投加量、PS浓度、溶液初始pH值等,并应用X射线衍射分析、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等技术表征该复合材料,通过反应体系对比实验、Fe离子溶出实验、PS的消耗实验、猝灭实验、电子顺磁共振波谱检测,探究了FeS-Fe0纳米复合材料的活化机理。实验结果表明:FeS-Fe0/PS体系降解BPS的最优条件为溶液初始pH=3、FeS与Fe0摩尔比1∶25、材料投加量0.10 g/L、PS浓度1.0 mM;FeS-Fe0/PS体系中产生的硫酸根自由基(SO4·-)和羟基自由基(HO·)可降解BPS,且HO·占主导作用;FeS-Fe0纳米复合材料表面的FeS促进了铁离子的溶出和循环,因此其活化能力优于纳米零价铁。  相似文献   
8.
主提升设备的安全运行是矿山企业安全生产的先决条件之一,其安全监测亦是矿山企业安全监测的重点。基于主提升设备的安全监测现状,在充分调研国内主提升设备安全监测系统现状的基础上,通过需求分析,利用MCGS组态软件设计了金属矿山主提升设备安全监测系统,首次较全面地实现了主提升设备的实时在线监测。实际运行结果表明,系统能够满足现场监测要求,达到预期的监测效果。  相似文献   
9.
动态无功补偿装置近年来在风电场及光伏电站应用越来越广泛,为更好地掌握动态无功补偿装置的原理及运行特性,基于电流直接控制策略的控制系统,建立了±10 kvar 静止同步补偿器( S栽粤栽ic synchronous C韵酝pensator,STATCOM)的仿真模型;并运用电力仿真(PowerSIMulation,PSIM)软件对所建模型进行了系统仿真,得出了 STATCOM 的动态补偿仿真波形。结果表明:该无功补偿装置具有良好的动态补偿特性。  相似文献   
10.
利用1997—2012年《中国能源统计年鉴》和《中国统计年鉴》相关数据,结合重心转移、ESDA及GWR等模型和方法,分析了近16年间中国省域能源消费碳排放量的空间相关性、异质性及影响因素,根据碳排放量划分标准将各省份划分为不同的碳排放区.结果表明:16年间碳排放量的重心向西迁移;我国省域碳排放量存在较为显著的空间正相关,自相关性在整体上表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2001年全局Moran's I指数达到最高值,为0.3012;能源消费碳排放量的冷热点格局表现出冷点扩张、热点被压缩的趋势;影响碳排放量的6个因素的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总人口人均GDP煤炭消耗比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第二产业比重人口老龄化率,只有人口老龄化率这一指标表现出负相关性;近16年我国省域碳排放量的空间格局发生了显著变化,2012年已有13个省份属于超重型碳排放区,表明我国要加强碳减排的力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