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3篇
安全科学   3篇
废物处理   3篇
环保管理   6篇
综合类   44篇
基础理论   18篇
污染及防治   14篇
评价与监测   3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5年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油菜硒的富集特征及其与土壤硒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系统研究油菜对硒的富集特征及其与土壤硒形态间的关系,采用人工添加外源硒(0、0.5、5.0 mg·kg~(-1)土壤)的方式,构建了土壤含不同浓度硒的大田实验系统.测定了成熟期油菜不同部位硒总量、籽粒中有机小分子硒化合物及根际土壤中各形态硒的含量.明确了硒在油菜体内的富集特征;分析了籽粒中硒含量同其他组织部位及土壤硒含量间的关系;深入解析了土壤各形态硒对油菜硒的贡献.结果表明,随土壤硒浓度的增加,由根部向地上部转移的硒的比例增大;土壤高浓度(5.0 mg·kg~(-1))硒处理下,更大比例的硒富集于角果壳和籽粒中;硒代蛋氨酸、硒代半胱氨酸是籽粒中主要形态的有机小分子硒化合物;各浓度硒处理土壤中,均以铁锰氧化物结合态为主,占土壤总硒的87.24%~97.40%;籽粒硒含量与其他组织部位硒及土壤硒含量呈显著相关;茎干中硒与根系中硒含量呈正相关,而茎干中硒又是角果壳硒的主要贡献因子,茎干和角果壳硒对籽粒硒具有同等贡献.研究结果明确了油菜对硒的富集特征及其与土壤硒形态间的关系,有助于通过土壤中硒形态和植物营养器官中硒含量来评估籽粒中硒含量.  相似文献   
2.
根据强力霉素废水组成的特殊性,研究了强力霉素废水中特征污染物对甲基苯磺酸、磺基水杨酸、甲醇、乙醇的含量与COD之间的相关性,确定了COD与上述特征污染物含量间的相关关系,并测定了它们在特定条件下的氧化率,真实反映了有机污染状况,为进一步研究废水治理方案、实施污染物目标总量控制、促进企业环境质量管理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3.
采用电絮凝技术处理洗车废水,以保证处理后出水能够循环利用.考察电流密度、初始pH值、NaCl浓度及电解时间等操作因素对COD与浊度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最佳处理条件下,出水达到生活杂用水水质标准;另外,去除COD过程符合一级动力学模型,去除单位浓度COD产生4.02×10-3 kg湿污泥、3.10× 10-4 kg干污泥.  相似文献   
4.
采用超声提取-离子色谱法分离土壤中水溶性氟化物,使用电导检测器进行测定。选用6种土壤标准样品依次讨论了浸提温度、提取时间、提取剂用量、离心时间对水溶性氟化物测定的影响。优化后的前处理条件是:在恒温超声波清洗机上于25 ℃超声30 min,静置数分钟后,离心20 min,过滤后用离子色谱仪进行测定。相比目前常用的离子选择电极法,离子色谱法的方法检出限可达0.1 mg/kg,而离子选择电极法的方法检出限是0.4 mg/kg。离子色谱法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4%~4.9%,离子选择电极法的RSD为1.5%~6.0%,可见离子色谱法的精密度比离子选择电极法的精密度略高。离子色谱法和离子选择电极法的相对误差均≤10.0%,测定值均在标准物质的可接受范围内。因此,离子色谱法测定土壤中水溶性氟化物灵敏度高,操作简便,抗干扰能力强,对于低质量分数或大批量土壤样品的测定更具优势,可满足土壤中水溶性氟化物的测定需求。  相似文献   
5.
交联壳聚糖冠醚的合成及其对金属离子的吸附性能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1  
汪玉庭  栾兆坤 《环境化学》1998,17(4):349-354
本文合成了交联壳聚糖苯并-15-冠-5醚和交联壳聚糖苯并-18-冠-6醚,研究了它们对Ag(Ⅰ)Pd(Ⅱ),Pb(Ⅱ),Cd(Ⅱ),Cr(Ⅲ)等金属离子的吸附性能和选择性,实验结果表明:无论是在单一金属离子体系还是在二元或三元金属离子体系中,CCTS-BX和CCTS-BY对Ag(Ⅰ)和Pd(Ⅱ)者有较高的吸附选择性。  相似文献   
6.
以东莞市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成果为数据基础,调查估算2010年东莞市33个镇街和25个水功能区的COD、氨氮入河量,并应用GIS技术及相关分析法分析污染物入河量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①东莞市各镇街及水功能区的污染物入河量呈明显不均匀分布,人口、GDP是影响污染物入河量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②河网区、非河网区镇街的工业污染物入河量与GDP均呈较好的正相关关系,但非河网区单位污染物入河量GDP产出拟合曲线斜率是河网区的31倍,显示河网区镇街每增长单位污染物入河量所产生的GDP远远小于非河网区,河网区镇街往往付出巨大的污染代价而经济增长却非常有限。  相似文献   
7.
在1.5-50.0mg/L的浓度范围内,单甲脒农药对模型池塘生态系统中的浮游植物群落结构有明显影响。尤其在加药的头4d内,藻类种类、数量、多样性指数、种类数比及增长率明显下降,优势比显著上升,敏感种及清洁种减少甚至消失,高浓度(50.0mg/L)的单甲脒在2d内可把藻类全部杀灭。随试验时间的延长,药物不断降解,6d后藻类种类、数量、多样性指数又不断回升。随加药次数的增多,药物对藻类抑制作用明显减弱,藻类的种类、数量、多样性指数等指标不断上升,尤其是藻类数量增加明显,试验后期,藻类数量高低主要受N、P浓度大小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制备了TiCe0.25Sn0.25Ox/聚酰亚胺纤维(P84)催化滤布并用其同时脱除NO与粉尘。结果表明,TiCe0.25Sn0.25Ox/P84催化滤布在140~220℃的温度范围内具有优良的NO脱除效果。当催化剂TiCe0.25Sn0.25Ox的负载量为450g/m2时,NO脱除率可以达到90%以上,通入SO2与H2O后,也能连续30dNO脱除率稳定在80%左右,具有较好的抗SO2与抗H2O中毒性能;同时,其总颗粒物脱除率可以达到99.9%,其中PM2.5脱除率也可以达到99.9%。表征结果表明,TiCe0.25Sn0.25Ox/P84催化滤布具有中孔结构、合适的孔径和比表面积以及出色的氧化还原特性,NH3吸附在Lewis酸性位上形成分子NH3是其NH3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反应的主要关键步骤。  相似文献   
9.
A shortened version of Quick, Easy, Cheap, Effective, Rugged, and Safe method (QuEChERS) for determining the dissipation and residue of imidacloprid present in Zizania latifolia and purple sweet potato was established by using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 (LC-MS/MS). The average recoveries of imidacloprid in the two crops ranged from 82.12 to 113.79%, with 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 (RSD) of <7.32%. The dissipation dynamics of imidacloprid in Z. latifolia plants and purple sweet potato plants followed first-order kinetics, with half-lives of 3.2–5.5?days in each of sampling locations. The terminal imidacloprid residues in Z. latifolia and purple sweet potato at each of location were <0.005–0.120?mg kg?1. According to the risk assessment results, both the acute dietary risk quotient and chronic dietary risk quotient values were <1, indicating that imidacloprid is unlikely to pose health risks to humans with normal recommended use. The present study may serve as a valuable reference for the safe and reasonable use of imidacloprid in Z. latifolia and purple sweet potato fields.  相似文献   
10.
污染土壤中重金属生物有效性的植物指示法研究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污染土壤中重金属生物活性的判断是污染土壤修复的关键所在。植物指示法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判断污染土壤中重金属生物可利用性的一种经济简便且可靠的方法。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科研工作者在重金属污染程度的植物指示方面所做的工作,重点阐述了用指示植物监测环境污染以及指示植物的选择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