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污染及防治   1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农业面源污染氮素淋滤汇集补给地表水是造成高原湖泊富营养化污染的关键因素,研究种植区季节性变化的氮素淋溶对于缓解高原湖泊湖相沉积区农业面源污染对地下水-地表水氮素污染具有重要意义。该文通过室内柱实验方法研究新型水溶氮肥(硝酸钙铵)与传统尿素在不同施肥与降雨条件下的氮素淋溶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在施肥期间新型氮肥(T1)会释放较多的NO3--N,但其NH4+-N与TN的累积排放远远小于尿素(T2)。季节性降水对T1氮素淋失有一定影响,施肥期与降雨模拟期淋失的总氮素含量在雨季、旱季分别占施用总氮量的76.60%、81.97%,而对T2氮素淋失影响较大,淋失率分别为93.18%、87.95%。雨季洱海西侧降雨强烈且频繁,新型氮肥对传统尿素的替代将对农业面源污染有一定的减缓效果,湖相沉积层中发生的反硝化作用对氮素在浅层包气带中具有滞留作用。该研究对于高原湖泊周围湖相沉积区的农业种植施肥的时间及方式具有一定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为探究抽水对含水层中污染羽形态及迁移速率的影响,开展了抽水条件下污染物在不同含水层迁移的示踪试验。结果表明,抽水会改变均质含水层(含水层1)中污染羽的形态,但对含砾石及粉细砂夹层的非均质含水层(含水层2)及含砾石通道的非均质含水层(含水层3)中污染羽形态影响不大。与不抽水相比,抽水速率为300mL/min时,含水层1、2、3中污染物的平均迁移速率分别增大了1.570、1.480、3.050cm/min,迁移60cm所用时间分别缩短了36、35、48min。可见,抽水对不同含水层中污染物迁移速率影响程度由大到小分别为含砾石通道的非均质含水层、均质含水层、含砾石与粉细砂夹层的非均质含水层。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层状非均质含水层中渗流与污染物迁移问题,本文以大理冲洪积扇盆地典型层状非均质各向异性含水层为例,建立垂向剖面二维层状非均质各向异性含水层水文地质数值模型,利用MT3DMS溶质迁移模拟程序模拟分析抽水井抽水率、深度、位置不同条件下污染物迁移特征。结果表明,抽水率大小对污染物运移速率影响较大,深层抽水井对污染物运移影响较明显,透镜体的存在使污染物出现拖尾现象,弱透水层厚度使污染物运移时间延迟,且降低污染物浓度。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