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安全科学   3篇
环保管理   1篇
综合类   10篇
污染及防治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本文综述了碳链延长技术在处理有机废料及碳资源回收领域的优势,梳理了其发展历程为后续研究提供方向指导,阐释了其生化代谢途径中物质转变、能量传递和信号传输等机理,验证了其延长为丁酸、己酸等产物的热力和动力学可行性,总结归纳了其已优化的关键反应参数和已运行的工程试验案例等方面内容.本文为揭示细胞碳链延长机制和应用碳链延长技术于实际废料治理提供理论基础和建议展望.  相似文献   
2.
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直接分解NOx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以 γ- Al2O3小球作为填充物的介质阻挡放电条件下 ,研究放电电压 ( 9~ 16k V)、交流电源频率 ( 50~ 1600 Hz)、NO入口浓度 ( 50~1800 ml/m3)、气体空速 (1000~ 6500 h-1)、反应温度 ( 20~250℃ )、介质小球比表面积及加入 O2等因素对 NO分解率的影响 .发现提高放电电压、放电频率及介质小球比表面积能显著增加 NO分解率 ,O2 的加入对 NO的等离子体分解有强抑制作用 .  相似文献   
3.
Ni2+改性的Cu-ZSM-5催化分解NO的性能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研究 Ni2+改性的 Cu- ZSM-5催化剂在无氧和有氧气氛下的 NO分解反应性能 ,考察 Ni2+的加入量及加入方式对 Cu-ZSM-5催化剂 NO分解活性的影响 .结果表明 ,先交换适量 Ni2+再交换 Cu2+的 Ni-Cu-ZSM-5催化剂较单组分 Cu-ZSM-5催化剂有较高的高温 (500℃~600℃) NO分解活性 .在含 5.5% O2 的反应气氛中 ,Ni-Cu-ZSM-5在 500℃下的 NO分解率较之 Cu-ZSM-5高出约 20% ,Ni2+的引入显著提高了催化剂的抗氧活性 .就 Ni2+对 Cu-ZSM-5催化剂的可能改性机制进行了讨论 .  相似文献   
4.
为综合评估餐厨垃圾厌氧处理的环境影响与效益,对某餐厨垃圾厌氧处理工艺及其技术单元进行生命周期环境影响评价,并建立“碳中和”计算模型预测与验证实际碳排及耗能情况,综合“环境影响-碳排耗能-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对实际案例进行评估.结果表明,沼肥加工和沼气提纯技术单元分别造成39%和59%总环境影响.另外,粗油提炼、沼气提纯以生物基产品回收形式大幅度削减碳排,分别占理论碳削减的9.7%和54.7%.餐厨垃圾处理厂需通过增加系统稳定性、完善气体监测体系、提高技术处理效率和优化设备额外耗能情况等方式,以减少理论与实际碳排能耗偏差.经综合评价,该餐厨垃圾处理厂模式具备实现“负碳”潜力,其工艺推广具有未来前景.  相似文献   
5.
王凯军  石川  刘越 《环境工程学报》2021,15(6):1840-1861
有机固废的高效转化和循环利用对解决全球环境污染、能源短缺和资源缺乏等共性问题具有积极作用.采用厌氧发酵技术高效处理有机固废,可合成制备出不同酸化产物,并促进酸化产品的加工应用.在文献及工程调研的基础上,梳理了有机固废厌氧酸化发酵的不同代谢途径,分析了不同酸化产物的经济性及工程化应用现状.以发酵产物乙醇、乳酸、丙酸和丁酸...  相似文献   
6.
Ni2+改性的Cu-ZSM-5催化分解NO的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Ni2+改性的Cu-ZSM-5催化剂在无氧和有氧气氛下的NO分解反应性能,考察Ni2+的加入量及加入方式对Cu-ZSM-5催化剂NO分解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先交换适量Ni2+再交换Cu2+的Ni-Cu-ZSM-5催化剂较单组分Cu ZSM-5催化剂有较高的高温(500℃~600℃)NO分解活性.在含5.5%O2的反应气氛中,Ni-Cu-ZSM-5在500℃下的NO分解率较之Cu-ZSM-5高出约20%,Ni2+的引入显著提高了催化剂的抗氧活性.就Ni2+对Cu-ZSM-5催化剂的可能改性机制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太湖水温分层现象的监测与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水温是湖泊环境研究中的重要物理参数之一。湖泊中水温的状况及其分层现象将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到湖库水环境中的各种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深水型湖泊的温度成层现象为众多学者所公认,也是研究热点之一,而浅水型湖泊的温度成层温差小、持续时间短,因此鲜有此方面的研究。本文以典型浅水湖泊--太湖为研究对象,根据现场近3个月的监测资料,分析了太湖的水温结构,证明了太湖水温日成层现象的存在,并对太湖日成层现象发生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做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以CeTi复合氧化物负载NH4HSO4(模拟SO2毒化催化剂)为研究对象,并向其中掺杂Mo作为改性组分,研究了硫毒化催化剂的再生过程与机制.与热再生相比,冷等离子体在再生毒化后催化剂的过程中显现出独特的优势.通过对再生后催化剂的物理化学性质表征及优化再生气氛,确认了冷等离子再生催化剂的优点:不仅能够保持催化剂物相结构的稳定,还可促进催化剂表面NH4HSO4的低温分解和硫物种的脱附.虽然冷等离子体再生后的催化剂NH3-SCR反应活性下降,但可通过纯O2气氛中焙烧的方式,实现对催化剂物理化学性质的重构和催化活性的再生.通过此研究,初步建立了催化剂“毒化-再生-重构”的基本构效关系,为硫中毒NH3-SCR脱硝催化剂的再生提供了可行性方案.  相似文献   
9.
10.
从铜离子交换液温度,浓度,PH值,以及铜离子交换的次数,交换的有无中间焙烧这几方面详细地讨论了铜离子交换条件对所制Cu-ZSM-5催化剂NO分解活性的影响;并且考察了Cu-ZSM催化分解NO活性随空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