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综合类   6篇
污染及防治   2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针对石油工程施工队伍安全管理工作需求,分析安全视频监控技术现状,设计优化安全视频监控系统技术方案,研制出以小型化、无线化、模块化、低压低功耗、高性价比为特征的石油工程安全视频监控系统。现场应用情况表明,该系统能够实现对石油工程队伍生产安全状况的实时监控,促进了石油工程队伍安全管理技术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环丁砜装置在环丁烯砜加氢过程中,用骨架镍作催化剂。此种催化剂是由镍铝合金粉(铝镍含量各占45%以上)和氢氧化钠反应,去掉其中的铝而成骨架镍。经加氢反应,失去活性而排出,即为废骨架镍催化剂。金  相似文献   
3.
本刊讯 由江苏省交通科学研究院、省交通厅港监局、交通部水运所共同 完成的江苏省交通厅科研项目《江苏省内河船舶污染分析与防治对策》专家评审会于2000年 12月12日在南京召开,审查通过了研究报告。   研究报告经过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从省内船舶运输的现状和特点入手,对船舶污染现状进 行了研究分析,首次对省内各类船舶污染源,包括油、生活污水、垃圾、有害废气和噪声等 进行了分析和估算。基本摸清了省内船舶污染的状况,并提出了进一步防污措施和建议。在 船舶污染中,挂浆机船的污染是最突出的,在污染源方面,油污染是最主要的,其次是噪声 和烟尘等。  相似文献   
4.
5.
为探究堆肥腐殖酸形成过程及腐殖酸的氧化还原性能,以城市生活垃圾不同堆肥阶段提取的腐殖酸样品为研究对象,运用现代色谱学技术、光谱学方法和电化学分析,研究了堆肥过程不同形态氮和碳官能团形成腐殖酸的特征,探究了堆肥腐殖酸的氧化还原性能及影响因素. 结果表明:堆肥腐殖酸中50%~75%的氮为氨基酸态氮,检出的15种氨基酸中酸性氨基酸(Asp和Glu)含量(高于100 mg/g)最高、丝氨酸(Ser)含量(3.78 mg/g)最低. 与堆肥腐殖酸中其他组分和官能团相比,氨基酸易被生物降解和利用,其含量随着发酵的进行呈下降趋势,后期氨基酸态氮占比逐渐降低. 腐殖酸中碳有多种形态,包括苯环、羧基、脂肪族等多种官能团,随着堆肥发酵的进行,木质纤维素降解形成腐殖酸,脂肪族官能团亦被氧化降解;与之相反的是,腐殖酸中羧酸类、醛、酮及苯环等官能团不断增加,导致腐殖酸氧化还原性能增强. 氧化和还原过程中,腐殖酸得失电子均会造成部分官能团结构破坏,大分子腐殖酸被降解和转化为小分子有机物. 研究显示,堆肥腐殖酸活性较高,可利用腐殖酸修复环境过程,但需要适当补充活性腐殖酸,防止腐殖酸因修复氧化还原过程导致降解后只能作为碳源.   相似文献   
6.
带元器件的废线路板的手工拆解劳动繁重,在拆解中产生的有害气体损害工人的健康,拆解后的残留物污染环境,因此,废线路板的自动拆解就显得十分必要.针对废线路板上电子元器件自动拆解中焊点的熔焊问题,采用FLUENT计算机软件进行模拟研究,分析了导热介质、初始温度、流体速度对焊点加热熔化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焊点在初始温度为47...  相似文献   
7.
采用乙醇分散法制备了纳米羟基铁修饰的玉米苞叶和竹笋壳的活性炭复合物(记为nFeOOH@AC),分析了nFeOOH@AC对水样中亚甲基蓝的吸附性能及动力学机理。研究表明,nFeOOH@AC对亚甲基蓝的吸附以化学吸附为主,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在亚甲基蓝初始质量浓度为3~120 mg/L,体积为50 mL,nFeOOH@AC投加量为10 mg, pH为3~12,吸附时间为1~24 h时,吸附率随着pH升高而增大,随着亚甲基蓝初始浓度的增大先增后减,随着吸附时间的增加而增加。nFeOOH@AC可以作为一种新型环境友好型吸附剂应用于亚甲基蓝废水处理。  相似文献   
8.
通过蒸发溶剂法制备CeO2·x H2O@AO7@Ni2+前驱体,在惰性气体中煅烧前驱体制备CeO2@C@NiO材料,并以罗丹明B (RhB)为探针分子考察CeO2@C@NiO的光催化活性.结果表明,CeO2@C@0.01NiO对RhB的光催化降解效果最好.同时,利用XRD、PL、FT-IR、XPS等技术对样品结构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较多碳键的形成有利于光电子和空穴分离;碳层具有优异的导电性,可降低CeO2和NiO之间的电荷转移阻力,并提高催化剂对可见光的吸收;NiO可作为电子转移载体,有效抑制光生电子-空穴复合.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