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安全科学   1篇
综合类   5篇
基础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1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蜡染印花生产废水的处理与综合利用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采用物理 、化学方 法,研究 了蜡 染 印花 生 产废 水的 处 理工 艺并 应 用于 废水 治 理工 程中 。实际运行 结果表 明:分流后 的洗蜡 废水经双 级气浮 处理,蜡回 收率和 废水回用 率可达9 0 % 以上; 其他生产废水 经混凝 气浮 内电解 氧化沉 淀组合 工艺 处 理后 ,出 水水 质 达到 了国 家 排放 标准 。该 处理工艺设 备简单 、效果可靠 ,具有推 广使用价 值  相似文献   
2.
随着全球变暖,极端气候事件频繁发生,由此造成气象灾害的数量日益增加。深入研究极端气候的变化特征,能够为预测和预防极端事件灾害提供参考依据。采用线性倾向估计法、反距离加权法和R/S分析法,选取10个极端气温指标研究了宁夏近50年来极端气温事件的时空变化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尝试预测了未来该地区极端气温变化的情形。结果发现:全天极端高温天数、白天极端高温天数、夜间极端高温天数、生物生长季和夏季天数分别以0.76、0.48、0.67、0.35和0.29 d/a的趋势明显增加,而全天极端低温天数、白天极端低温天数、夜间极端低温天数和最大连续霜冻天数分别以-0.40、-0.25、-0.66和-0.30 d/a趋势显著减少,极端气温年较差也呈下降趋势(-0.02℃/a),且空间差异明显;除极端气温年较差外,其它各极端气温指标与年平均气温均有很好的相关性;年极端冷指标和极端气温年较差在未来将继续下降,极端暖指标在未来将继续上升;宁夏气象灾害所造成的影响和损失将进一步增大。  相似文献   
3.
分别以氯化镁和氮化镁作为起始物料,在低温(25~90℃)溶液中采用化学方法合成水镁石.然后分别测定水镁石和水的氢同位素组成,得到水镁石-水体系的氢同位素分馏方程为:103lna=-4.88×106/T2-22.54。由于矿物-水体系氢同位素分馏的压力效应,本研究通过大气压力下的实验得到的分馏系数值,系统地低于根据高温(510~100℃)高压(100~103MPa)热液交换实验结果向低温方向外推获得的分馏系数值。与已知的其它含羟基矿物-水体系低温氢同位素分馏曲线比较的结果表明,在热力学平衡条件下,水镁石相对于高岭石和伊利石/蒙脱石亏损D,但相对于外铁矿富集D。因此,合羟基矿物存在如下D富集顺序:Al-OH>Mg-OH>Fe-OH。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大型底栖动物FFGs(功能摄食类群)分布及其与水环境变化的响应关系,分别于2020年夏季和秋季对黑河大型底栖动物和水环境因子进行采样调查,采用生物多样性指数、冗余分析(RDA)和功能摄食类群参数分析不同区域FFGs的分布及水环境的健康状况.结果表明:(1)黑河大型底栖动物以捕食者和刮食者占绝对优势,其次为收集者、滤食者、撕食者.大型底栖动物FFGs群落的物种数、密度、生物量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FD′)由高到低均表现为中游>上游支流>上游干流,且均为夏季大于秋季,但Pielou均匀度指数(JFD′)时空差异不显著.(2)冗余分析(RDA)结果表明,夏季影响大型底栖动物FFGs群落的主要环境因子为水温(WT)、电导率(EC)、溶解性总固体(TDS)浓度、盐度(Salinity)、溶解氧(DO)浓度、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浓度和高锰酸盐指数(CODMn)浓度;秋季影响大型底栖动物FFGs群落的主要环境因子为WT、TDS浓度、Salinity、CODM...  相似文献   
5.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 - The mechanisms that long noncoding RNA (lncRNA) H19 binding to S-adenosylhomocysteine hydrolase (SAHH) interacted with DNA methyltransferase 1 (DNMT1)...  相似文献   
6.
城市生态系统污染氮足迹与灰水足迹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足迹和氮足迹指标的运用可定量分析人类水资源与氮元素消费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但联合双足迹指标评价城市发展对环境造成的多重负效应的研究尚缺.基于污染氮足迹及灰水足迹理论与内涵,以城市化程度较高的深圳市为例,分别对其城市污染氮足迹及灰水足迹进行核算与评价,综合评估城市快速发展导致的氮污染与水污染潜在风险的耦合关系.结果表明:2005—2015年深圳城市污染氮足迹呈波动下降趋势,年均约3万t.水体活性氮流失为主要的城市污染氮足迹来源.同时,深圳城市灰水足迹却呈波动上升趋势,年均约15亿m~3,生活灰水足迹为城市灰水足迹主要构成部分,也是城市剩余灰水足迹的主要来源.研究期间,城市污染氮足迹与灰水足迹呈协同变化趋势,但2012年后两者出现"脱耦"情况.城市污水处理能力与再生水利用率为影响未来深圳城市灰水足迹增加的主要因素,优先快速提高城市生活污水再生利用率和全面提高城市污水脱氮率,可应对城市发展过程水资源与氮元素利用带来的环境风险.  相似文献   
7.
在简要介绍传统固定模拉拔技术存在的问题和辊模拉拔技术变形原理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国内外辊拉技术的发展情况,辊拔技术特点和应用情况,辊拔的技术特点和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8.
杉木人工林林下植物物种多样性的动态特征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研究不同生长发育阶段杉木林林下植物演替过程的动态特征,结果表明:偶然种伴生阶段(幼龄林阶段),林下植物种类组成和数量第一次繁荣,结构比较简单;林下植物贫乏阶段(郁闭阶段),种类和数量较少,结构简单;林下植物相对稳定阶段(近成熟林和成熟林阶段),种类组成和数量不断增加,群落呈现稳定的杉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的三层结构;入侵性演替阶段(老龄林阶段),种类组成和数量再度繁盛,一些阔叶树种生长进和乔木层,形成具有多物种和多层次的群落结构。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杉木林林下植物α多样性存在明显差异和波动性。幼林阶段林下植物总体和灌木层的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均较高;林分郁闭阶段各指数有明显下降;随后又有所增加,至老龄杉木林阶段达到量大值;在3a、9a和31a杉木林中,物种多样性垂直结构表现出灌木层>草本层>藤本植物的格局;在20a杉木林中,物种多样性垂直结构则表现出草本层>灌木层>藤本植物的格局;在56a老龄林中,物种多样性垂直结构表现出灌木层>乔木层>藤本植物>草本层的格局。表3参6  相似文献   
9.
This paper constructed extended CDM model to study the effects of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 on industrial innovation and productivity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strong and weak “Porter hypothesis”, by using 28 manufacturing industry panel data of 2003–2014. The findings reveal that: (1) the impact of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 on R&D intensity lags behind. In the long run,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 intensity has a significant role in promoting R&D investment in manufacturing industry. (2) The R&D has a significant role in promoting the substantial innovation of manufacturing industry, and has a strong lag and continuity. However, the R&D intensity has no obvious effect on strategic innovation of manufacturing industry. (3) The substantial innovation doesn’t significantly promote the economic performance of manufacturing industry, but it has a significant role in promoting the energy performance of manufacturing industry, and the substantial innovation plays a significant role in promoting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in the long term. The strategic innovation significantly promotes the economic performance of manufacturing industry, and it inhibits the energy performance and has no significant effect on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in the short term. It can promote the energy performance of manufacturing industry, but significantly inhibit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in the long term. (4)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 has significantly suppressed the substantive innovation and strategic innovation of manufacturing industry, and the weak Porter hypothesis has not yet been supported. In the short term,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 inhibits manufacturing economic performance, but it can promote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In the long run,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 promotes the economic and energy performance of manufacturing industry, but it inhibits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The establishment of strong Porter hypothesis has a certain scenario.  相似文献   
10.
Logistic回归模型在尘肺发病预测与控制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 L ogistic回归模型在尘肺发病预测与控制中的应用。方法 :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统计方法建立粉尘作业工人的接尘工龄 (ET)、工龄平均浓度 (AEC)、粉尘毒性 (T)三因素与尘肺发病概率的回归模型。结果 :尘肺发病预测与控制的回归模型为 :P=1/ { 1+ exp[- (- 5.4 70 7+ 0 .0 94 7ET+ 0 .0 0 2 4 AEC+ 1.9784 T) ]} ,接尘工龄等三因素对尘肺发病影响的比数比分别为 :1.0 994 (ET)、1.0 0 2 4 (AEC)和 7.2 310 (T)。结论 :所建立尘肺发病预测与控制的回归模型与所研究人群的符合率较高 ,对今后预防尘肺发生的科学化管理与决策有较好的实用性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