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1篇
安全科学   1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4篇
综合类   14篇
基础理论   5篇
污染及防治   10篇
评价与监测   4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A membrane extraction-gas chromatography method was developed fordetermination of organophosphorus pesticides and related compounds including methamidophos, DDVP, dimethoate, methyl parathion, parathion, thiophosphoric acid trimethyl ester, and thiophosphoramidic acid dimethyl ester in water samples. In thismethod, surface-modified acetic cellulose membranes were used to extract the target analytes in water samples, the extracted analytes were back-extracted into a small amount of methanol, andgas chromatography with pulsed flame photometric detector (GC-PFPD) was used to determine the concentrations of targetanalytes in the extracts. The recoveries obtained for thetarget analytes spiked into the water samples ranged from 66to 94%. The method detection limit for each target analyte was 0.05 g L-1. The method developed in this study had shown the advantages of being cheap, simple, fast, and reliable. It had been used successfully to determine the concentrations of target analytes in river water samples.  相似文献   
2.
清洁生产是企业防治污染的方向,是提高环境保护管理水平的途径,文中主要阐述了企业推行清洁生产的条件及重要意义,为企业节能降耗实施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3.
微生物降解石油烃污染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对石油烃污染物的生物处理技术进行了较全面的介绍,总结了国内外在该领域的研究成果.重点介绍了石油烃降解微生物种类、石油烃降解酶、环境影响因素以及微生物降解石油烃技术的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分析了现有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并对今后的研究趋势作了预测和展望.  相似文献   
4.
以2010年8月湘江干流株洲段代表性断面水质与底泥监测资料以及其他资料为基础,采用WASP7模型模拟该江段丰水期镉浓度,并进行镉污染负荷测算与分配。研究结果表明,WASP7模型较好地重现了镉浓度的变化规律,8月份该河段上游镉入流量2 446.33 kg,下游出流量3 076.44 kg,区间增量630.12 kg,其中点源负荷量241.67 kg,占38.4%,面源负荷量304.49 kg,占48.3%,内源负荷量为83.96 kg,占13.3%。  相似文献   
5.
玉米酒精糟液高蛋白饲料化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所选育的9501和9502菌种混和培养处理玉米酒精糟液生产生物饲料蛋白,经约40h培养后糟液COD由50890mg/L降为5124mg/L,酒糟滤波COD由33450降为5124mg/L,降解率达84.7-89.9%,经国家饲料中心检测所得微生物蛋白与通常的DDGS产品相比在品质上有显著提高,氨基酸总量提高达11.86%,其中蛋氨酸和赖氨酸分别提高117%和160%,同时还含有大量的维生素(VB  相似文献   
6.
针对当前安全环保严峻形势下环保部的污染物减排核查核算重点,结合大港油田滨海热电厂生产现场实际情况,分析核查核算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提出建立健全污染物减排档案、升级和完善DCS系统、加强在线监测运行管理和脱硫脱硝设施运行维护管理等可行性建议,以期不断改进环保管理,提高污染减排工作效果。  相似文献   
7.
为了快速监测油田废水中的化学需氧量CODCr,因此采用TL-1(A)型污水CODCr速测仪进行加热催化消解,然后再用分光光度比色法测定CODCr,实验中进行了方法的准确度、精确度及Cl-影响实验,并与标准的重铬酸钾法进行了对比实验,结果说明分光光度法简单快速、重现性较好、准确度较高,对同一产品的测定结果与重铬酸钾法非常一致。因此,本方法可用于油田废水中的CODCr监测。  相似文献   
8.
长沙市空气自动站周边区域大气污染物排放源清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长沙市空气自动站周边3 km为研究对象,基于统计年鉴和实地调查,获得了该地区2015年储存运输源、废弃物处理源、工艺过程源、化石燃料固定燃烧源、农业源、生物质燃烧源、扬尘源、移动源8个源类的活动水平数据。以大气污染物排放源清单编制技术指南为依据,建立了2015年长沙市空气自动站周边3 km区域NH_3、NO_x、PM_(10)、PM_(2.5)、SO_2、VOCs等6项污染物的源排放清单。结果表明,2015年长沙空气自动站周边3 km内,8类大气污染源排放的NH_3、NO_x、PM_(2.5)、PM_(10)、SO_2、VOCs总量分别为53.65t、4 899.35t、1 846.09t、6 257.75t、989.49t、4 383.31t。NH_3、NO_x、PM_(2.5)、PM_(10)、SO_2、VOCs排放量最大的源分别是农业源、移动源、扬尘源、扬尘源、化石燃料固定燃烧源和移动源,贡献率分别为98.45%、84.24%、60.82%、85.90%、97.33%、49.88%。优化道路交通、减少燃煤、减少建筑工地扬尘排放可促进长沙市空气自动站周边空气质量改善。  相似文献   
9.
世界土壤盐渍化问题日益严重.中国拥有面积广大的盐碱地,它严重地制约着中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中国北方内陆盐碱地土壤含有NaCl、Na2SO4、Na2CO3、NaHCO3 多种盐分,类型复杂多样.柳树是我国重要的造林绿化和水土保持乡土树种,对改良盐碱地美化生态环境具有重要作用,因此研究柳树耐碱性及其适应盐碱生理差异性具有重要意义.以盐柳1号(Salix psammophila)为试验材料,分别以中性盐NaCl 和Na2SO4、碱性盐NaHCO3 和Na2CO3 混合模拟盐、碱胁迫(两者物质的量比均为9∶1),各设计了5 个梯度处理,总共胁迫14 d 后,研究盐与碱胁迫下柳树幼苗叶片含水量、脯氨酸、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随着盐浓度的升高柳树叶片中的含水量呈减少趋势,在碱性盐胁迫下叶片含水量下降趋势更大,盐浓度达到200 mmol·L^-1 时,叶片含水量达到最低为23.8%,仅为对照的32%(P〈0.01)达到极显著性差异,并且相比于中性盐在碱性盐胁迫下叶片损失水分更多.同样在碱性盐胁迫情况下随着盐浓度升高,柳树叶片中的三种渗透调节物质脯氨酸、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均增加,其中,碱性盐浓度达到200 mmol·L^-1 时植物叶片中脯氨酸质量分数为100.38 μg·g^-1 达到最大值为对照的3.18 倍(P〈0.01)达到极显著性差异,为同浓度中性盐胁迫下的1.57 倍(P〈0.05).当碱性盐浓度达到150 mmol·L^-1 时,柳树叶片可溶性糖质量分数是2.4 mg·g^-1 为对照的1.86 倍(P〈0.05)达到显著性差异水平,为同等浓度中性盐胁迫下的1.69 倍(P〈0.05),叶片可溶性蛋白质量分数为7.84 mg·g-1 为对照的1.67 倍(P〈0.05)差异显著,为同等浓度中性盐胁迫下的1.56 倍(P〈0.05).综上所述,从渗透胁迫角度分析,碱性盐胁迫比中性盐胁迫是两种不同性质的胁迫,并且碱胁迫对柳树造成的危害损伤更大.  相似文献   
10.
青海高原一次沙尘重污染天气成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常规观测的卫星云图资料、地面资料、探空资料、地面污染物监测数据,结合拉格朗日粒子扩散模型(LPDM)污染源溯源方法,对2018年2月青海高原一次沙尘重污染天气的主要成因以及沙尘传输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此次重污染天气受高空低槽东移影响,在300~700 hPa形成了强烈的辐散下沉,槽后的高空急流随之东移。在其东移过程中,受高空急流动量下传及偏北气流中的冷空气共同作用,青海东部出现了大风沙尘天气。边界层中逆温层的存在是此次污染天气持续的重要原因之一,加之未出现明显降水,不利于大气污染物的扩散。通过运用LPDM对此次污染天气的运动轨迹进行分析来看,气团影响的模拟高度层距离地面100 m,气团层趋势一致。研究区地处青藏高原,海拔较高,0~100 m高度的气团足迹可以反映出PM 10污染气团的输送路径。同时,0~100 m是主要的人为源排放空间,也是对人类活动影响较大的区域。气团足迹与PM 10浓度的变化趋势一致,即青海东部沙尘污染主要是由河西走廊沙尘倒灌进入青海东部导致,这与天气学分析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