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4篇
安全科学   6篇
环保管理   1篇
综合类   1篇
污染及防治   1篇
评价与监测   2篇
灾害及防治   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云南7部新一代天气雷达观测数据和Micaps常规资料,对台风"威马逊"登陆后减弱生成的热带低压引发强降水进行分析,揭示了台风"威马逊"造成的强降水成因及对云南的影响情况。结果表明:"威马逊"的外围云系于2014年7月19日下午开始影响云南,19日17时滇东南地区出现降雨,其中20-22日,云南省连续3d出现暴雨天气过程,滇中以西以南大部地区出现大暴雨、暴雨天气(其中屏边站和宁洱站日降水突破了历史极值),23日降雨过程结束。这次台风低压天气过程是近5年来影响云南造成降水最强的一次,热带低压西移与西南气流汇合,低压倒槽造成的强降水对云南西部造成持续影响。热带低压带来了强降水,造成了37人死亡、9人失踪的重大灾害。以文山新一代天气雷达观测资料分析,发现使用雷达对远距离低层云系的探测,能较好地判断"威马逊"台风外围云系的结构及演变情况,对改进强降水的短时临近预警有较好的价值;在现行体扫模式下增加超低仰角探测,应有助于更好预测风暴影响的强度和发展趋势,进一步改进预警能力,从而对短时临近预报有一定的帮助。就台风"威马逊"而言,发现较好的应用雷达资料,在一定的条件下对改进短时临近预警业务有一些帮助,因此提出重视雷达探测可能对提高强天气监测预警水平和防灾减灾应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内蒙古是北京地区沙尘天气的主要沙尘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就内蒙古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恶化现状、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沙尘暴发生情况及对北京等地区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探讨,并就如何改善内蒙古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
排导槽是泥石流治理常用的工程措施,泥石流若在槽内淤积,将极大影响排导槽防治效果。目前国内现行规范中没有关于排导槽淤积情况计算的相关条款,导致排导槽被泥石流淤埋的工程事故时有发生。鉴于此,分析了排导槽淤堵的常见原因,对现有的一些排导槽淤积验算公式进行了分析和整理,提出了一套基于槽宽验算、槽内泥深及流速验算等公式的排导槽防淤设计验算方法。该方法在雅(安)泸(沽)高速公路沿线某泥石流沟V型排导槽淤埋事故的处理中进行了应用,重建的排导槽经受了2011年6月17日特大暴雨形成的泥石流的考验,说明该方法实施效果良好,可供相关研究与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4.
室内安全生态学构建——室内安全生态学导论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根据现代室内日益严重的危害和安全问题 ,以及当今人类对安全健康的追求 ,依据科学学原理和学科建设原则 ,对“室内安全生态学”新兴学科进行了构建 ,笔者论述了构建“室内安全生态学”的原因和必要性 ,简单阐述了“室内安全生态学”的定义 ,讨论了“室内安全生态学”的主要研究内容、知识构成和骨干学科等问题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网络安全的基本内容 ,简述了加密技术、身份认证技术、防火墙技术等基本的信息安全技术  相似文献   
6.
针对变压器瓦斯继电器集气报警后,不能及时判断设备故障,而需要进一步开展离线油色谱分析导致故障扩大的问题,研制了变压器瓦斯气体快速判断工具,旨在为变电站(换流站)的运维检修和故障处理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7.
对换流变压器风冷控制系统存在的问题,在功能实现、策略选择和风险防范等方面对风冷逻辑进行具体分析,提出了灵州换流站换流变压器风冷系统优化设计方案。应用结果表明:优化后风冷逻辑考虑了更多的运行工况,保证了变压器的安全稳定运行,可为换流站(变电站)风冷逻辑设计及功能实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Because of its large population and rapidly growing economy, China is confronting a serious energy shortage and daunting environmental problems. An increased use of fuels derived from biomass could relieve some demand for nonrenewable sources of energy while providing environmental benefits in terms of cleaner air and reduced emissions of greenhouse gases. In 2003, China generated about 25.9 × 108 metric tons of industrial waste (liquid + solid), 14.7 × 108 metric tons/year (t/y) of manure (livestock + human), 7.1 × 108 t/y of crop residues and food-processing byproducts, 2 × 108 t/y of fuelwood and wood manufacturing residues, and 1.5 × 108 t/y of municipal waste. Biofuels derived from these materials could potentially displace the use of about 4.12 × 108 t/y of coal and 3.75 × 106 t/y of petroleum. An increased bioenergy use of this magnitude would help to reduce the emissions of key air pollutants: SO2 by 11.6 × 106 t/y, NOX by 1.48 × 106 t/y, CO2 by 1.07 × 109 t/y, and CH4 by 50 × 106 t/y. The reduced SO2 emissions would be equivalent to 54% of the national emissions in 2003, whereas those for CO2 are 30%. It is important to recognize, however, that large increases in the use of biomass fuels also could result in socioeconomic and environmental problems such as less production of food and damage caused to natural habitats.  相似文献   
9.
森林火灾重灾年(季)灾变原理和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辩证逻辑和唯物哲学“联系的普遍性和多样性”、“物质运动规律性”及“量变 -质变”原理和13年来对森林火灾与太阳黑子活动异常、海温异常、海陆气压异常、大气环流异常、强地震活动、地球自转速度变化等地球各圈层重大异常变化关系的研究结果和经验积累 ,以及近年来国内外自然灾害研究界共识的“许多自然灾害具有群发性、相关性和连锁性规律”观点 ,研究并提出了一个林区发生大规模森林火灾以至最终形成森林火灾重灾年 (季 )的基本原理———四因素轨迹交叉论理论 ,并同时提出了大规模森林火灾及森林火灾重灾年 (季 )的灾变机制和逻辑过程理论 ,为林火长期管理和科学地预防、控制森林火灾灾害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理念 ,为森林火灾长期预报和防治决策提供了重要理论和基础  相似文献   
10.
王述洋 《灾害学》1993,8(2):27-32
本文根据天地生相互作用原理,研究了黑龙江近40多年来森林火灾灾情年际变化规律,发现森林火灾重灾时段(年)与太阳活动谷年及其次年基本同步,与ENSO密切相关;三者是形成“重灾时段”的重大天地生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