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7篇
废物处理   4篇
环保管理   4篇
综合类   7篇
基础理论   8篇
污染及防治   4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焦化废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焦油、污泥和结晶杂盐等固相物质,既有资源属性,又有污染特性,但目前缺乏基于能源、经济及环境影响方面的评估.本研究阐述了3类固相物质的形成机制,建立了质量当量计算及处置方法评价模型.以宝武集团韶关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焦化厂(二期)焦化废水处理工程的A/O/H/O(厌氧/好氧/水解/好氧)流化床工艺作为考察对象,利用工程运行参数和水质统计数据进行固相物质的产量推算,结果发现,焦油、物化污泥、生物污泥(含水率为80%)和工业杂盐的产率分别为0.186、5.80、4.24和1.97 kg·m-3.通过处置方法评价模型明确了焦油焚烧、污泥热解、结晶杂盐分盐提纯后工业应用是最佳处置方案,在60 m3·h-1废水处理规模的固相物质处置过程中,每年约产生1177 MWh的能源,获得135.0万元的经济效益,排放627.0 t CO2,表明能源回收、经济效益和环境影响的协同存在.  相似文献   
2.
未熟-低熟烃源岩的有机岩石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全岩光片镜鉴和显微荧光分析方法 ,对我国不同地区 5 0 0余块未熟 低熟烃源岩样品进行了系统的有机岩石学研究。未熟 低熟烃源岩显微组分组成具有显著的非均质性 ,不同地区显示出陆源组分与水生生源组分不同的“配比”关系 ,反映出其有机质组成的复杂性 ,并确认藻类体、孢子体、树脂体、木栓质体、壳屑体和矿物沥青基质等组分是其最常见的生烃组分。基于对镜质组反射率Ro和孢子体荧光变化等演化指标特征的分析 ,认为未熟 低熟烃源岩有机质早期热演化具有明显的阶段性 ,一般都表现为“二段式”变化 ,其变化界限大致以Ro等于 0 .5 0 %~ 0 .5 5 %为界。  相似文献   
3.
尹先清  陈文娟  靖波  刘倩  杨航 《化工环保》2017,37(4):377-382
采用支持向量机(SVM)算法,将Box-Behnken设计法与支持向量回归算法(SVR)实验参数优化软件相结合,优化电化学去除油田污水COD的工艺参数。通过量子粒子群算法对SVM算法参数进行优化,从建立的回归模型中找到工艺参数的全局最佳点:电解时间60 min,电解电流3 A,三维电极填充料中石英砂质量695 g。模型得到的COD理论最优去除率为92.48%,验证实验得到的COD去除率为91.43%。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种群自我调节的规律以及Leslie模型进行数量动态分析,从而提出了次生林数量动态与经营的生态经济对策。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究了湖南省中亚热带次生林的种群动态,建立了静态生命表、存活曲线、结构模型以及材积或生物量动态模型,提出了中亚热带次生林的演替基本模式。  相似文献   
6.
综述了双辊快速凝固技术在凝固特征及组织方面的研究进展,讨论了相关工艺参数对产品质量的影响,并介绍了该技术的应用现状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7.
利用污水处理厂的废弃活性污泥作为破乳剂,对柴油-水乳状液体系进行了破乳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温度高时活性污泥的破乳效果好,水的脱除率可达90%。在此基础上将活性污泥用溶剂进行抽提,提取液的破乳作用优于活性污泥。该法既能利用废活性污泥,还为替代化学破乳剂提供了可能性。  相似文献   
8.
采用向十三烷基苯磺酸钠(STBS)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辛基酚聚氧乙烯醚(OP-10)二元复配溶液中添加β-环糊精(β-CD)的方法,降低STBS和OP-10之间定量检测时的相互干扰。实验结果表明:添加β-CD时,可提高STBS的检测准确性,降低STBS对OP-10的检测干扰;在二元复配溶液中,STBS和OP-10的方法回收率分别在100.8%~102.0%,97.4%~102.2%之间,检测误差分别在2.0%和2.6%以内;Cl-,SO42-,Na+,Ca2+的存在对二元复配溶液中STBS和OP-10的检测干扰可忽略;将该方法应用于地层水水样中,仍可准确定量分析STBS和OP-10的含量。  相似文献   
9.
针对芋艿连作障碍造成土壤环境破坏的问题,进行玉米、毛豆与芋艿套作的田间试验,通过对土壤养分、土壤酶活以及芋艿产量、品质的分析,探讨套作减缓芋艿连作障碍的可行性。试验共设置4个处理:连作芋艿、非连作芋艿、套作玉米和套作毛豆。结果表明:(1)套作可以均衡连作土壤的养分含量,套作处理平均可以比连作提升速效氮9.88%、速效钾58.21%、有机质70.36%,降低速效磷64.08%。(2)套作可以提升连作土壤酶活性,套作处理平均可以比连作提高过氧化氢酶活性23.75%、脲酶活性38.15%、蔗糖酶活性129.60%。(3)在套作土壤中,过氧化氢酶活性与速效磷、速效钾显著正相关,脲酶活性与pH、速效氮显著正相关,蔗糖酶活性与有机质、速效氮显著正相关,套作使连作土壤酶活性的影响因子向非连作土壤转化。  相似文献   
10.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 -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green and low-carbon wood industry and explore the current status and trend of China’s used-furnitur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