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36篇
  免费   47篇
  国内免费   353篇
安全科学   49篇
废物处理   820篇
环保管理   1283篇
综合类   1417篇
基础理论   3257篇
污染及防治   2020篇
评价与监测   1039篇
社会与环境   927篇
灾害及防治   24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1504篇
  2017年   1412篇
  2016年   1239篇
  2015年   180篇
  2014年   72篇
  2013年   105篇
  2012年   529篇
  2011年   1384篇
  2010年   725篇
  2009年   643篇
  2008年   936篇
  2007年   1264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58篇
  2003年   78篇
  2002年   122篇
  2001年   43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40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5篇
  1983年   9篇
  1981年   4篇
  193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戴忠 《环境保护》2000,(10):12-13
环境是HSE管理体系控制的要素之一,HSE管理体系的建立过程中,在初始环境评审的基础上,抓住可持续发展和清洁生产等关系问题,才可以达到环境绩效与健康、安全表现的同步提高。  相似文献   
4.
针对四川石油天然气工业环境统计中存在的非稳定污染源监测数据的统计价值不高,统计调查方法单一,个别统计指标计算未使用国家统一标准等现状,从环境监测站改组入手,改革统计调查方法,建立以必要的周期性普查为基础,以经常性的抽样调查为主体,同时辅之以全面统计报表,重点调查和科学推算综合运用的统计调查方法体系。  相似文献   
5.
头盔式面罩和头带式面罩性能的比较:头盔式面罩具有佩戴容易、气密性好。工艺简单,但舒适性差,视野不如头带式面罩好等特点;头带式面罩具有舒适性好,视野宽阔,但工艺较复杂,佩戴不易气密等特点。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苯并三唑(BTA)在水-土系统中的迁移转化,通过批实验方法研究了BTA在华北平原土样(GSS13)中的吸附,考察了平衡时间、土壤投加量、溶液初始pH以及共存阳离子对吸附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初始阶段,土壤对BTA的吸附速率较快,之后随着吸附点位的减少,吸附逐渐变慢;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反应动力学方程。土壤对BTA的平衡吸附为非线性吸附,吸附等温线为Freundlich型;随着土壤投加量的增大,单位质量土壤吸附BTA的量减少,可能原因是所选土壤对BTA的吸附存在"固体浓度效应"。溶液的pH通过改变BTA的存在形式和土壤表面的带电性而影响吸附,当溶液pH在BTA的pKa2(8.6)附近时,土壤对BTA的吸附效果最好。此外,溶液中共存阳离子对土壤吸附BTA有不同的影响, Na+对吸附影响不明显,而不同浓度Ca2+对BTA的吸附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铬(Cr)是电镀类场地的主要污染物.开展土壤中Cr(III)和Cr(VI)的生物可给性研究对于准确评估Cr污染场地风险,克服污染场地过度修复问题十分关键.本研究采集我国栗钙土、红壤、潮土3种典型土壤,通过添加相同浓度污染物的方式制备成Cr(III)或Cr(VI)污染土壤.随后利用5种体外方法(in vitro),对3种土壤经口摄入的Cr生物可给性进行比较与健康风险评估.进而从土壤理化性质、Cr赋存形态、土壤矿物组成方面,对不同土壤在溶解度生物可给性研究联盟(SBRC)方法中的生物可给性差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基于生物可给性的Cr污染土壤健康风险评估能够显著降低风险水平,提高风险控制值,其中,SBRC方法在评估中更具有保守性.3种土壤在相同的Cr(III)和Cr(VI)污染浓度下,栗钙土相较于红壤和潮土在肠期具有更高的生物可给性和健康风险.此外,土壤黏粒、有机质含量及迁移系数能够影响土壤Cr的生物可给性,土壤矿物种类赋存不同也是造成Cr(III)和Cr(VI)在不同土壤中生物可给性差异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以脱硫石膏及其常压盐溶液法重结晶得到的α-半水石膏为研究对象,采用改进的Tessier流程和Test Method 1311法研究两种石膏晶体重金属元素的赋存形态和浸出特性,并对其进行环境效应评价。结果表明:重结晶过程能够释放脱硫石膏中的重金属元素并使其赋存形态改变;重结晶后石膏晶体中的重金属组分短期内可达到释放平衡,其中Cr、Pb、Ni元素的最大浸出量明显低于对应的脱硫石膏,As元素的浸出量几乎不变;α-半水石膏的环境友好性优于脱硫石膏,但仍具有污染环境的潜在风险。  相似文献   
9.
首先选取预处理后乌梁素海TM影像的单波段及波段组合与实测叶绿素a浓度进行分析,发现相关性很低。然后,结合乌梁素海的水利条件和自身特点,把湖区分为两个区,发现波段组合(TM1+TM2+TM4)/TM3和TM4/TM3与叶绿素a浓度有较高的相关性。最后,选取误差较低的波段组合(TM1+TM2+TM4)/TM3建立线性模型,实时、快速地反演乌梁素海湖区叶绿素a浓度,与实地情况吻合,为乌梁素海"黄苔"预警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researches are devoted to obtain materials capable of retaining different kinds of pollutants, contributing to contamination solutions. In this context, hydrogels have emerged as great candidates because of their excellent absorption properties as well as good mechanical, therm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More specifically, ferrogels (magnetic gels) present the extra advantage of being easily manipulated by a permanent magnet. Here, we present the results derived from the application of ferrogels as efficient tools to extract heavy metal pollutants from wastewater samples. The gels were prepared following the method of freezing and thawing of a polyvinyl alcohol aqueous solution with magnetic nanoparticles coated with polyacrylic acid. Ferrogels were fully characterized and their ability to retain Cu2+ and Cd2+, as model heavy metals, was studied. Thus kinetics and mechanisms of adsorption were evaluated and modeled. The concentration of MNPs on the PVA matrix was key to improve the adsorption capability (approximately the double of retention is improved by the MNPs addition). The adsorption kinetics was determined as pseudo-second order model, whereas the Langmuir model was the most appropriate to explain the behavior of the gels. Finally reuse ability was evaluated to determine the real potential of these materials, the ferrogels demonstrated high efficiency up to about five cycles, retaining about 80–90% of their initial adsorption capability. All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materials are promising candidates able to compete with the commercial technology regarding to water remedi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