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7篇
安全科学   6篇
废物处理   5篇
环保管理   7篇
综合类   51篇
基础理论   16篇
污染及防治   22篇
评价与监测   11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灾害及防治   1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土地沙漠化监测指标体系的探讨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评述国内外的沙漠化监测指标体系,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分析沙漠化监测的主要内容,提出建立沙漠化监测指标体系的原则并设置了监测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2.
环境因素对芦苇湿地CH4排放的影响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用封闭式箱法对辽河三角洲芦苇湿地温室气体CH4 排放进行了长期观测 .结果表明 ,CH4 排放有明显的季节变化规律 ,平均通量为 52 0 μg·m- 2 ·h- 1.土壤产CH4 活性主要发生在 0~ 5cm土层中 ,并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显著下降 .CH4 排放受环境因素影响很大 ,土壤氧化还原电位在 -1 1 0mV时就有CH4 排放 ,其排放量随氧化还原电位的下降而增加 .另外 ,随着淹水深度的增加 ,CH4 排放反而减少 .在测定期内 ,CH4 排放与温度呈明显的正相关 (R2 =0 1 96,n =2 1 ,P <0 .0 5) .  相似文献   
3.
用EOS/MODIS卫星遥感分辨率为1 km的贵州2001—2008年每8 d合成植被叶面积指数(LAI),分析了LAI的时间变化规律和年、季空间分布特征;还用贵州69个气象站的日观测数据,分别与各气象点所对应的3×3个像元LAI平均值进行气象要素(温度、降水、日照时数和水汽压)与LAI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该地区LAI年变化为0.3~3.0,多年平均LAI的空间分布是东南部最高(4.0),西部和西南部最低(1.0)。显著影响LAI变化的气象因子按相关系数的大小排列是:温度、水汽压、日照时数和降水(均通过了99.9%信度检验)。水汽压对LAI产生影响的原因可能与高原喀斯特地区土壤层较薄有关。在考虑云贵高原植被年际间变化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时可以把这些要素作为重要的影响因子。  相似文献   
4.
人核糖核酸酶抑制因子(Human ribonuclease inhibitor, hRI)是细胞质中的一种酸性糖蛋白,可以与血管生长因子(Angiogenin, Ang)紧密结合从而抑制血管形成.利用全基因组合成法合成针对人核糖核酸酶抑制因子基因(hri)的发夹shRNA序列,亚克隆到siRNA表达载体pKD;重组载体经酶切鉴定后,用脂质体法与报告基因绿色荧光蛋白重组融合的人核糖核酸酶抑制因子的逆转录病毒载体pLNCX-EGFP-C1-hri共转染到小鼠黑色素瘤细胞B16中,在荧光显微镜下检测干扰效果.用Image-Pro plus 4.5软件对绿色荧光照片半定量分析干扰效率.结果表明,荧光显微镜显示B16中表达的绿色荧光被干扰,荧光强度半定量分析干扰效率可达80%以上.成功重组构建了针对hri的siRNA表达载体.图5参9  相似文献   
5.
南京地区PM2.5污染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章利用2007年南京市草场门和迈皋桥采样点的PM2.5在线监测资料研究了南京地区PM2.5浓度的时空变化特征。对PM2.5质量浓度进行了月季变化、日变化特征分析。并利用同时期气象资料分析了PM2.5浓度与气象条件的关系。结果表明,南京市细颗粒物污染较严重,草场门采样点各月超标率均在55%以上,年超标率达72%;2采样点各季节霾天气下PM2.5质量浓度均大于非霾日下浓度均值,不管是霾天气还是非霾天气下,草场门采样点各季节PM2.5质量浓度均高于迈皋桥采样点(除秋季非霾天气)。2007年南京市PM2.5质量浓度呈现出春冬季节较高、夏秋季节较低的特点;日变化呈双峰分布。对PM2.5质量浓度与水平能见度的相关性研究表明,南京市大气能见度与细粒子质量浓度呈现很好的负相关性,相关系数高达0.98。草场门采样点霾天气下平均能见度水平仅5.2km,最高能见度为13km,最低为1.7km。  相似文献   
6.
环境因素对芦苇湿地CH4排放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用封闭式箱法对辽河三角洲芦苇湿地温室气体CH4 排放进行了长期观测 .结果表明 ,CH4 排放有明显的季节变化规律 ,平均通量为 520μg·m-2·h-1.土壤产CH4 活性主要发生在0~5cm土层中 ,并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显著下降 .CH4排放受环境因素影响很大 ,土壤氧化还原电位在 -110mV时就有CH4排放 ,其排放量随氧化还原电位的下降而增加 .另外 ,随着淹水深度的增加 ,CH4 排放反而减少 .在测定期内 ,CH4 排放与温度呈明显的正相关 (R2=0196,n=21,P<0.05).  相似文献   
7.
设计了一种新型双室空气阴极微生物燃料电池(MFC)并将其作为生物传感器,与传统双室空气阴极MFC进行对比,考察其电化学性能及用于快速检测BOD的性能。结果表明:新型空气阴极MFC可有效提高功率密度并降低内阻,其功率密度最高为897 mW·m−2,而内阻最低为92 Ω;该MFC可用于直接快速检测高浓度有机物的BOD,对醋酸钠底物的线性检测限为1 280 mg·L−1,在此底物浓度下MFC的检测时间为31.2~66 h,线性可决系数R2为0.97~0.99;对于GGA底物的线性检测限为1 250 mg·L−1,在此底物浓度下MFC的检测时间为33~67 h,线性可决系数R2为0.98。本研究可为MFC型BOD检测传感器的性能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填埋场中铁的生物化学循环对反硝化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模拟填埋体系中,以填埋场稳定的垃圾为接种物,通过控制有机物和硝氮负荷,研究了铁的生物化学循环对反硝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垃圾填埋场内蕴藏着能实现铁的厌氧氧化还原并同步还原硝氮的复合功能菌群.通过改变有机物和硝氮的负荷,可使得填埋场内持续进行着铁的氧化还原循环和同步氮素转化.从氮素转化产物来看,铁的循环体系中氨氮浓度比传统的反硝化体系低4 mmol·L-1.填埋场内铁的生物化学循环过程对于原位脱氮具有极大贡献.  相似文献   
9.
TR-01稠油乳化降粘剂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河南油田井楼区块稠油,自制TR-01乳化降粘剂,通过实验研究了其降粘性能、稳定性,确定了降粘剂TR-01最佳浓度为0.3%、最佳油水比为70∶30。实验结果表明:TR-01乳化降粘剂对井楼区块油井的普遍适用性较强,具有较好的乳化降粘作用(降粘率达到99%以上),地层水对其降粘效果影响不大。其中的纳米成分能增加对污水中悬浮物的吸附能力和絮凝能力,对油田污水处理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

Heavy metal-contaminated sediments posed a serious threat to both human beings and environment. A biosurfactant, rhamnolipid, was employed as the washing agent to remove heavy metals in river sediment. Batch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to test the removal capability. The effects of rhamnolipid concentration, washing time, solution pH, and liquid/solid ratio were investigated. The speciation of heavy metals before and after washing in sediment was also analyzed. Heavy metal washing was favored at high concentration, long washing time, and high pH. In addition, the efficiency of washing wa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original speciation of heavy metals in sediment. Rhamnolipid mainly targeted metals in exchangeable, carbonate-bound or Fe-Mn oxide-bound fractions. Overall, rhamnolipid biosurfactant as a washing agent could effectively remove heavy metals from sedimen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