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1篇
综合类   8篇
基础理论   2篇
污染及防治   3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杜永峰  靳振飞 《灾害学》2021,(1):106-111,133
为了探究采用灌浆套筒连接的装配式框架-剪力墙结构的爆炸响应与破坏模式,运用LS-DYNA软件建立一榀两层的现浇框架-剪力墙和装配式框架-剪力墙的有限元模型,分别模拟分析了不同位置处发生爆炸时两种框架-剪力墙结构的动态响应及破坏模式,并对灌浆套筒连接的装配式框架-剪力墙进行了抗爆性能评估。研究结果表明:灌浆套筒连接的装配式框架-剪力墙结构整体性差,主要原因是预制构件和坐浆层、现浇带之间存在新旧混凝土的薄弱粘结面,粘结面的界面接触在爆炸荷载下首先发生断开,然后爆炸冲击力在结构局部区域发生聚集,使得结构的变形较为集中,容易造成结构局部发生严重的脆性破坏;现浇框架-剪力墙结构具有较好的整体性,爆炸冲击力在结构内能够有效地传递,而且构件之间具有良好的协同作用,结构变形较为均匀,现浇框架-剪力墙的破坏为延性破坏;炸药在结构中不同位置发生爆炸时,爆炸冲击波直接作用的构件损坏严重,其它构件损坏较轻。  相似文献   
2.
有机磷酸酯(OPEs)是一类重要的有机磷阻燃剂,近些年逐渐取代了溴代阻燃剂,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也因此导致在多种环境介质中有较高的暴露量和潜在风险。已有研究表明,OPEs具有一定的毒理效应,对人体及其他生物均有潜在危害。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OPEs的检测技术,详述了不同环境介质OPEs的前处理方法。结果表明,目前固相萃取(SPE)和固相微萃取(SPME)仍是水样前处理的主要方法;对于固体样品,加速溶剂萃取/加压液相萃取(ASE/PLE)和微波辅助萃取(MAE)应用较多;虽然大气样品仍以固体吸附剂方式为主,但已向在线一体化方向发展;而生物样品的前处理方法多与水样和固体样品方法相似;但是对于复杂环境介质中OPEs样品的前处理较为困难,方法有待改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和气相色谱-氮磷检测器(GC-NPD)对弱极性和易挥发的OPEs分析效果好,而强极性和难挥发的OPEs多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气相色谱-质谱串联(GC-MS/MS)、液相色谱-质谱串联(LC-MS/MS)和高效液相色谱-质谱串联(UPLC-MS/MS)等对多种复杂的环境介质中的OPEs均有较好的检测分析效果,但并未普及。最后,对OPEs分析测试方法的发展趋势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预氧化加复合絮凝剂处理高温石油废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曲久辉  雷鹏举 《环境工程》1997,15(4):3-6,33
采用自制PCM2复合药剂处理含油和高分散细微悬浮物石油废水。研究证明,使用现有单一的有机或无机絮凝剂无法达到对这种具有特殊水质的石油废水的期望处理效果。在被处理水为室温的条件下,适量的PCM2不仅有效去除水中的油,而且可以将难处理的细微悬浮物含量降到较低。在高温处理条件下,采取预氧化加PCM2可以显著提高对水中油尤其是细微悬浮物的去除效率,处理后水质可以达到油田回注标准。  相似文献   
4.
一个垃圾焚烧炉模糊控制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一、前言作为圾垃处理的手段之一,垃圾焚烧已在发达国家广泛使用.垃圾焚烧控制系统的目的是保持垃圾的稳定燃烧,即通过调节堆料机的运料速度与空气阀门的开度,使焚烧炉的蒸发量、炉温、氧含量以及NO_x等变量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内.目前人们大都使用传统的ACC控制技术,直至近年才开始采用模糊控制技术.本文介绍笔者在日本期间所研  相似文献   
5.
以重工业城市唐山为例,在收集已有排放源数据的同时,结合唐山市环境空气质量状况,利用地理信息系统(ArcGIS)对污染企业的位置及污染物排放量、浓度参数建立网格模型,采用反距离权重法及区位商法对污染源及污染物的空间分布进行估算分析,形成准确完善的多尺度、高时空分辨率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为京津冀地区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及2020年大气污染物区域消减计划打下数据基础.  相似文献   
6.
Pan  Zhenfei  Zhu  Jinqiang  Mao  Yi  Jiang  Zhenzhen  Wu  Wei  Shao  Yamei  Chen  Lili 《Journal of Polymers and the Environment》2021,29(11):3732-3743
Journal of Polymers and the Environment - The developments of lidocaine chloride loaded nanoparticles are encouraging biomaterials, which could be used for wound healing applications for abdominal...  相似文献   
7.
苦草光合作用日变化对水体环境因子及磷质量浓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静态实验系统中通过水下饱和脉冲荧光仪(Diving-PAM)和多参数水质监测仪(YSI)监测沉水植物苦草(Vallisneria natans)叶绿素荧光参数与水质物理指标的日变化,并同时跟踪测定水体中各形态磷的质量浓度,以研究苦草光合作用日变化对水体物理因子和磷质量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苦草叶片光合作用的相对电子传递速率(rETR),非光化学淬灭系数(qN)及快速光响应曲线的变化趋势和叶片表明的光照强度日变化同步,呈单峰曲线变化;光系统Ⅱ(PSⅡ)实际量子产量(Yield)和光化学淬灭系数(qP)与叶片表明的光照强度日变化相反,呈单槽型曲线变化。水体中溶解氧(DO)、pH和氧化还原电位(Eh)的日变化趋势和与苦草光合作用趋势一致,也呈单峰曲线,均在12:00—13:00时达到最高值。水体总磷(TP)与溶解性总磷(DTP)质量浓度在14:00达到最低值(TP 0.015 mg.L-1,DTP 0.010 mg.L-1),在24:00达到最大值(TP 0.031 mg.L-1,DTP 0.025 mg.L-1),溶解性活性磷(SRP)质量浓度在6:00—18:00保持在较低的水平,且无明显波动(0.38~2.46μg.L-1),在24:00达到最大值(9.62μg.L-1)。水体各形态磷的质量浓度变化呈白天降低、夜间升高趋势,水体中各形态磷的质量浓度变化与苦草光合作用日变化趋势相反。实验结果表明,苦草光合作用引起的水体中环境因子的日变化影响了沉积物磷释放的动态平衡过程,从而引起水体磷质量浓度的日变化。  相似文献   
8.
Fenton试剂对富营养化湖水黑臭的氧化降解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室内实验,研究Fenton试剂对富营养化水体黑臭物质氧化降解作用。实验结果表明,在黑臭的富营养化水中投加Fenton试剂20 min后,水体臭味明显降低,90 min后水体臭味全部消除;水体浊度、色度有显著改善,水体浊度、色度去除率分别达73.73%和93.1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3.4%和22%;水体溶解氧量显著提高;水体的pH值保持在7左右。鱼类毒理实验结果表明,最佳剂量的Fenton试剂对实验鱼类无急性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9.
Cr(VI) is a common heavy metal ion, which will seriously harm human body and environment. Therefore, the removal of Cr(VI) has become an attractive topic. In this work, cinder was used as a raw material to synthesize a nanoneedle material: γ-([email protected]) (γ[email protected]). The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of γ[email protected] were thoroughly characterized, and its effectiveness as a catalyst for photocatalytic reduction of Cr(VI) was evaluat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Cr(VI) could be efficiently reduced by γ[email protected] in the presence of tartaric acid (TA) under visible light. The variable factors on the reaction were investigated in detail, an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under optimal conditions (γ[email protected] 0.4 g/L, TA 0.6 g/L, pH 2), Cr(VI) was completely reduced within 7 min. Besides, scavenger experiments and EPR proved that O2? — and CO2? — played a significant role in the photocatalytic reduction of Cr(VI). TA acts as a sacrificial agent to trap the holes and generate strong reducing free radicals: CO2? —. Dissolving O2 could react with electrons to generate O2? —. This work discussed the performance and mechanism of photocatalytic reduction of Cr(VI) in detail, which provided a new idea for the resource utilization of solid waste and the treatment of heavy metal sewage.  相似文献   
10.
通过清洁生产实践,对镉镍密封蓄电池的生产工艺进行评估、改造,加大实施规范化清洁生产审计力度,达到了节能、降耗、减污、增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