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基础理论   1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1992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一、现有的土壤元素背景值计算方法 计算土壤中某一元素的背景值,通常是根据该元素的频率分布类型属于正态。对数正态或偏态,根据样品数及各样品的含量,直接计算出算术平均数、标准差或几何平均数、几何标准差。对于正态样本用算术平均数及95%范围值表示。对于对数正态样本用几何平均数及95%范围值表示。而对于偏态样本则用中位数代表平均数而用5至95百分位数表示其范围值。其优点是事先考虑了样本的分布类型,在样本容量足够大时能较好地反映实际情况。因此常被环境背景值工作所采用。  相似文献   
2.
土壤中六价铬的吸附与还原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着重探讨不同类型土壤和粘粒矿物以及土壤有机质对六价铬的吸附与还原能力,发现土壤和粘粒矿物对六价铬的吸附顺序大致为:红壤>黄棕壤>黑土>(土娄)土;高岭石>伊利石>蛭石≈蒙脱石,还发现随着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增加,六价铬的还原能力与还原速率都增强,六价铬的吸附力有降低的趋势,红壤和三种不同有机物对六价铬的还原能力是随pH的提高而降低。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