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环保管理   1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2007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文章系统分析了青海省土地资源特点和土地利用现状,以及“十五”到2015年期间在西部大开发形势下,土地规划、管理所面临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在明确规划指导思想、目标任务的基础上,提出了农用地保护、土地用途管制、土地集约利用、合理安排建设用地和分步骤实施生态退耕的基本方针,重点论述了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中如何处理经济发展、耕地保护和生态建设的关系,并分别就农用地向非农用地转化、基本农田保护、村镇居民点建设、土地开发复垦及3个重点区域(江河源、河湟谷地和柴达木盆地)生态整治等方面进行了纲要性论述,在规划的措施中,指出除加强宣传教育和法规建设外,还须因地制宜,用市场机制和经济手段来促进规划的实施。  相似文献   
2.
在南水北调工程实施前,认清工程区的环境现状,对正确地评价南水北调工程对环境的影响有重要的意义。在RS和GIS支持下,提取海拔高度、植被覆盖、土地利用、年积温和年降水量等5项指标,用于评价研究区的自然环境,评价结果和实际情况基本一致。结果表明:(1)研究区的自然生态环境以二级区为主,自然生态环境质量较好;(2)自然生态环境空间分布有明显的差异,南部最好,中间段次之,北部最差。(3)自然生态环境的垂直分异明显,中海拔为主,环境质量较好;低海拔分布在雅砻江沿岸,环境质量最好;高海拔环境占研究区的20%左右,环境质量最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