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基础理论   1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研究了毛乌素沙地东南缘沙漠化过程中土壤脲酶、过氧化氢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响应过程,并对其与土壤养分的相关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沙漠化程度的加剧,土壤脲酶、过氧化氢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均降低,随土层深度的增加,土壤脲酶活性呈降低趋势,土壤过氧化氢酶和多酚氧化酶并未表现出规律性变化,沙漠化过程破坏了土壤酶的活性,三种酶活性能较为敏感地反映土壤环境的变化;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土壤三种酶活性之间存在着极显著正相关性.且三种酶活性与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之间同样存在极显著正相关性,表明三种酶在相互作用过程存在共生关系,且能够作为衡量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土壤脲酶、过氧化氢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变化可作为衡量沙漠化环境变化的重要指示性指标,并可为进一步揭示沙漠化的生物学规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综述了瑞香狼毒的分布、毒性、危害。在对祁连县草原狼毒群落的野外调查取样后,通过对群落特征指数的计算,分析得到狼毒盖度与各指数之间变化趋势相一致,群落的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较低,优势度较高,表明该群落优势物种突出,物种分布不均匀。多样性指数低,生态系统对环境波动的缓冲功能低,生态系统较为脆弱,生物链易被破坏而且恢复较慢。对土壤各层水分的测定分析表明,群落盖度以及狼毒盖度与土壤水分存在明显相关性关系,表现出深层土壤(40-50cm)最为相关性。狼毒高度与不同深度土壤水分存在正的弱相关性。狼毒生物量与近地表土壤水分(0-10cm)的Pearson相关性指数为-0.624,存在明显负相关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