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陈苏超  闫绪娴  范玲 《灾害学》2024,(1):6-10+16
增强城市韧性既是城市提升恢复能力和适应能力的重要保障,也是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目前“数字中国”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城市数字化对城市新形态的塑造具有重要影响作用,进而深度赋能提升城市韧性。该文运用组态思维和fsQCA方法对我国45个城市研究影响因素的协同联动机制,最后得出城市韧性的驱动路径。研究发现:(1)单一条件变量并不是城市韧性的必要条件;(2)实现高韧性城市的路径有3条,即数字经济与数字基础设施主导型、数字经济与数字政府主导型、“四轮”驱动型;(3)数字经济和数字政府两个条件变量对城市韧性具有更为重要的作用。因此,韧性较低的城市可以依据自身资源禀赋,因城施策,选择适宜的韧性提升路径,从而有效地提升城市韧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