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废物处理   3篇
综合类   4篇
基础理论   1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循环经济:理念与创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从开始关注循环经济理念,到今天把循环经济定为国家发展的基本国策之一,已经历了十余个年头。从理论探索到工程实践,在多学科共同交叉研究中,许多专家学者提出了诸多基本理念。为了承上启下,对这方面的创新思想进行总括,作为进一步以工程科技创新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2.
一种新型的钢铁冶炼清洁工艺-CORSI熔融还原炼铁技术,可将煤中的硫大部分固定在废渣中,用于制造水泥,从而减产了SO2的排放量。进一步与化工、能源系统相结合,可以处理尾气中大量的CO,CO2。在得到大量化工产品的同时,可以副产电能。该系统对保护生态环境,提高生产效率,增强企业竞争力非常有利。  相似文献   
3.
生态文明,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被明确提出,并赋予了丰富的科学内涵,说明人类社会发展已从“敬畏自然的原始文明”,经过“依赖自然的农业文明”,再到近代社会曾经历的“改造自然的工业文明”,而即将发展进入“效法自然的生态文明”的历史新阶段。我国倡导建设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型社会、循环经济、和谐社会的理念,都充分体现出了东方“道法自然”哲学和人与自然和谐的发展观。  相似文献   
4.
生态文明,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被明确提出,并赋予了丰富的科学内涵,说明人类社会发展已从“敬畏自然的原始文明”,经过“依赖自然的农业文明”,再到近代社会曾经历的“改造自然的工业文明”,而即将发展进入“效法自然的生态文明”的历史新阶段。我国倡导建设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型社会、循环经济、和谐社会的理念,都充分体现出了东方“道法自然”哲学和人与自然和谐的发展观。  相似文献   
5.
秸秆基建筑保温材料的节能减排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计算了秸秆基建筑保温材料的年节能量,并与等量秸秆用作燃料释放的热量进行对比;估算了秸秆基建筑保温材料的CO2减排量;对秸秆基建筑保温材料和发泡聚苯乙烯(EPS)材料生产过程的能耗、CO2排放量和经济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秸秆用于建筑保温在采暖期节能约可高达51 MJ.kg-1.a-1,明显高于其直接用作燃料所释放的热量(7.1~16.7 MJ.kg-1)。若中国北方农村有10万户居民应用特定的秸秆基建筑保温材料,10a的CO2减排量将达到1 600万t以上。在达到相同保温效果情况下,秸秆基材料生产过程中的总能耗和CO2排放量均低于EPS材料,经济性也优于EPS材料。因此,宜在中国北方农村地区大力推广秸秆基建筑保温材料。  相似文献   
6.
气液介质阻挡放电降膜反应器降解甲硝唑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抗生素药物甲硝唑难生物降解的难题,首次借助气液冷等离子体高级氧化的方法,采用连续气液介质阻挡放电降膜反应器对其进行降解实验研究.同时,定量测量和评价了反应器的·OH氧化能力,考察了不同初始浓度、不同放电气氛及加入叔丁醇对甲硝唑降解效果的影响,并重点探讨了·OH对甲硝唑降解的作用.结果表明,当甲硝唑在反应器内停留时间为3 s时,初始浓度为5、10和20 mg·L~(-1)的甲硝唑溶液的转化率分别为97.8%、85.4%和78.7%,说明气液介质阻挡放电降膜反应器对甲硝唑具有显著的氧化降解能力.同时实验进一步发现,氧化反应过程中·OH对甲硝唑的降解具有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7.
行驶机动车尾气排放VOCs成分谱及苯系物排放特征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对宁波市10辆不同车型的机动车在实际道路行驶时的尾气排放进行了采样和分析,获得了不同车型机动车的VOCs排放成分谱.此外,分析了排放控制技术和行驶里程对苯系物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电喷技术车辆尾气中苯、甲苯和二甲苯等污染物明显低于化油器技术车辆;对于同一技术车辆,高行驶里程的出租车由于汽车的劣化使得苯、甲苯和二甲苯的排放量比低行驶里程私人车辆大大增加.检查维护制度(I/M)的实施将对减少有毒有害的汽车尾气排放有着重要意义.此外,对于使用了电喷和三元催化装置的车辆,冷启动将导致苯系物排放大大增加.  相似文献   
8.
论述了我国“十二五”期间发展循环经济、绿色经济应重视解决的5个问题。指出要优化利用能源.从源头治理污染,节能减排,保护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