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1篇
安全科学   9篇
环保管理   5篇
综合类   49篇
基础理论   10篇
污染及防治   4篇
评价与监测   12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1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与战略环境评价比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结合国内外战略环境评价研究状况,对战略环境评价和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关系进行了较为全面地比较.通过分析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不足和战略环境评价的优点, 指出开展战略环境评价,可完善环境影响评价体系,促进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并就战略环境评价与项目环境评价在研究对象、管理体系、技术特点、方法体系和技术手段等方面的区别作了明确阐述.最后分析了二者的联系,明确了二者的层次关系及可供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2.
论述了城市污水消毒处理的必要性。预见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氯消毒将是我国城市污水消毒处理的重要方法。阐明了氯在杀死细菌的同时产生具有三致作用的消毒副产物,并且在尾水排入水体后,余氯会对水体生物体产生持续的毒性影响,为保护水生生物,需在氯化消毒后加以脱氯。对各种脱氯药剂进行分析,并指出氯化-脱氯工艺的不足,提出对于我国城市污水厂消毒工艺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战略环境评价的系统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尚金城  张妍 《云南环境科学》2001,20(Z1):112-116
介绍了战略环境评价系统的组成要素,即评价者、评价对象、评价目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分析了其相互关系及各要素与战略环境评价系统的关系,通过对战略环境评价的战略结构分析,提出了战略环境评价的工作程序.  相似文献   
4.
太湖蓝藻预警监测一直是政府及环保部门关注的重点工作并已经成为日常监测任务,但由于数据汇总和日统计评价工作量大,每项指标评判靠人工处理效率明显低下,蓝藻预警监测数据管理系统的开发很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该系统以蓝藻监测和上报的实际业务需求为基础,综合了地表水各项指标的评价功能,并运用网络平台方便灵活地与其他部门共享蓝藻监测信息,极大地提高了综合分析人员工作效率,同时还为环境管理部门提供了更加全面的趋势分析.  相似文献   
5.
基于社会运行论视角,以湖南水府庙国家湿地公园双源村为案例进行研究分析,理清其社会运行的历程与转型的过程.分析当下乡村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平衡运行机制在中性运行转向良性运行时存在社会需要未满足、各类要素整合缓慢、扶持力度不足、发展保障不到位等运行痛点和有待完善的地方.根据双源村的现状、发展基础和困境,有针对性地提出支撑双...  相似文献   
6.
利用2013-2017年京津冀区域13个城市PM2.5监测数据,综合探讨了该区域PM2.5浓度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京津冀区域PM2.5污染整体较重,但治理成效显著,2013-2017年区域PM2.5年均质量浓度分别为106、93、77、71、64 μg/m3,完成《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PM2.5浓度下降25%左右的目标;13个城市PM2.5浓度各百分位数总体呈现下降趋势,且随百分位数增大而下降速率加大,PM2.5年均质量浓度平均每年下降10.6 μg/m3,污染严重的太行山沿线城市邢台、石家庄、邯郸3个城市平均每年分别下降20.3、16.1、13.9 μg/m3;京津冀区域PM2.5重度污染天数比例分别为19.9%、16.6%、9.5%、9.0%、7.0%,呈下降趋势。2013-2017年京津冀区域PM2.5平均质量浓度与非重度污染天相比升高19 μg/m3,PM2.5重度污染天平均质量浓度较非重度污染天时高244.4%。  相似文献   
7.
赵巍峰  皑妍  杨文焕  李卫平  郝宇超 《青海环境》2021,31(3):130-136,156
以芦苇秸秆为原材料,通过铁负载及季胺化改性的方式制备了新型复合吸附除磷材料.利用扫描电镜分析(XRD)、红外吸收光谱(IR)对样品进行了表征,选择磷酸盐作为吸附质考察其吸附性能,并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法优化了材料制备的工艺.实验结果表明,复合材料制备最优工艺条件为:氢氧化钠浓度7.7%、交联温度81℃、铵化温度80℃、铁...  相似文献   
8.
随着非道路移动机械保有量与使用量的不断增加,其排放造成的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相关的防治策略研究亟待加强。本研究首先总结了中国与欧美对非道路移动机械类型的划分方式及标准;其次,对中国与欧美的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放标准进行归纳;最后,对现行中国与欧美的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放标准进行了全面对比分析,分析发现,国内标准与欧美标准之间仍存在显著差距,以期为国内制定科学的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放标准提供参考,为污染物防治策略的制定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9.
玉米根际土壤中大环内酯类抗性基因的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中的抗生素残留将胁迫农作物根际土壤微生物产生耐药性,使得这些农作物的根际土壤成为抗性基因转移的"热区"。采用陆生微宇宙系统,模拟玉米生长过程中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进入植物根际土壤后相应抗性基因的分布情况。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技术分析了63 d内玉米根际土壤中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抗性基因(erms)的相对丰度(erms∶16S rDNA,即erms绝对浓度与16S rDNA绝对浓度的比值)。结果显示:土壤中不同抗性基因相对丰度存在较明显的差异,整体表现为ermFermXermBermC。7 d时,非根际(BK)土壤中ermB、ermC、ermF和ermX相对丰度分别为4.72×10~(-2)、1.98×10~(-3)、7.13×10~(-1)和1.75×10~(-2),而63 d时则分别为1.74×10~(-3)、3.24×10~(-4)、3.53×10~(-3)和2.28×10~(-3),基因相对丰度增幅分别为-96.3%、-83.6%、-99.5%和-87.0%;根际(RH)土壤中ermB、ermC、ermF和ermX相对丰度增幅分别为-88.3%、103.0%、-88.6%和71.5%,暗示玉米根际可能具有促进土壤中抗性基因ermC和ermX增殖或转移的作用。不同深度土层中erms相对丰度由大到小依次为0~0.2、0.2~0.4和0.4~0.6 m,表明erms在土壤中具有向下迁移的特性,且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相对丰度呈递减趋势;与未种植玉米(CK)土壤相比,种植玉米(MA)土壤中erms检出率和相对丰度较高,表明玉米的根际环境有利于不同类型erms的富集以及在剖面土壤中的纵向迁移。  相似文献   
10.
排污许可证制度是管控污染物排放的基本环境管理制度,该研究在介绍中美排污许可制度发展以及农药污染特性的基础上,分别从排污许可证管控污染物种类、发放对象、排放限值确定方法和自行监测4个方面对两国农药行业排污许可证的管理内容进行了对比梳理,发现我国现行农药行业排污许可制度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完善:根据农药行业的污染物排放特征,进一步扩充需要管控的污染物种类;建议区分区域环境质量达标区与未达标区,采用划分控制单元分区管理的模式进行精细化管理;建议排放限值的确定不仅考虑现行生产工艺、排放控制水平等技术要求,还需考虑与区域环境质量相联系;对于污染治理效果好的企业可以采取激励政策,实现成本-效益的双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