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环保管理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合理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化已成为当今世界的潮流和趋势,不同的活化模式反映了不同的产业链模式,但是,以往研究未能从产业链的角度解释促使不同非遗活化模式产生、变化的主要因素和内在动力。基于创新改良的动态三维微笑曲线,以北京市珐琅厂为例,采用单案例纵向研究的方法探索非遗产业链的演化过程及价值增值特征,提出北京市珐琅厂非遗产业链的优化策略。结果表明:当多主体参与价值共创时,产业链上的所有环节都发生价值增值,微笑曲线趋于平滑;用微笑曲线分别研究北京市珐琅厂的非遗核心产品和非遗衍生产品时,发现非遗产业链曲线是核心产品曲线不断叠加衍生产品曲线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运用共生理论,以贵州省丹寨万达小镇为例,探究在共生环境的影响下,政府、企业、传承团体、村民和旅游者五类非遗旅游利益相关者团体(即共生单元),通过共生介质(即非遗旅游)形成的共生关系。为进一步确定共生单元间相互作用的程度,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定量测度单元间的共生模式。结果表明:小镇非遗旅游共生单元间的共生行为模式以间歇和连续共生为主,共生行为模式以非对称互惠共生为主;未来应重点关注改善反向共生环境、支持弱势单元(即村民)参与小镇的发展、提高共生介质(即非遗旅游的品质)等,以推动共生演化。丹寨万达小镇的非遗旅游实践模式表明,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非遗旅游发展过程中,可通过多主体价值共创的方式推动非遗旅游产业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