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环保管理   6篇
  2024年   1篇
  2010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1.
火葬,相对于陵墓、坟冢式土葬是一种进步。它有利于移风易俗,破除迷信;有利于节约耕地,减少土地无谓消耗,因此具有历史的进步意义。但从根本思想上,从人与自然的关系,从生态平衡上却是一种倒退。故此,火葬的进步意义,只能作为否定之否定环节中的第一个否定对待,必须再次被克服。一、生态平衡与物流循环人类作为自然界进化链条的最高环节,达到了自我意识和社会化,取得了雄居于自然界其它物态之上的统  相似文献   
2.
3.
范春萍 《绿叶》2010,(4):44-49
重提十余年前的“绿色经典文库“就像说起一段遥远的往事,也像是在触摸自己的一个痛处。一是失望,对环境问题解决前景以及环保书所能起到的社会作用的失望;二是伤心,被读书界誉为“绿宝书”的“文库”竟受到市场冷落。若“文库”晚出版十年.市场响应会好得多。但反过来想,今天中国人环境意识的普及程度.是不是也可能与文库的“超前”出版有一些关系?环保事业是当今无可争议的人类要务.环保书要想走出重围,关键是找到环境与公众关注的切身问题以及焦点、热点问题的关系:在于如何以公众认同的方式把这些问题论证、阐释清楚,并进而影响公众的思想和行为。  相似文献   
4.
范春萍 《绿叶》2010,(10):112-116
伦理是一个发展的范畴。在古代,它只调整个人与个人之间或小群体、小族群之间的关系.后来发展到调整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当代,则发展到调整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同时伦理的主体也在扩展中,自然物与人类同样具有生存权利和内在价值。只有真正认同了“非人家族成员”的伦理地位,在本质上摆脱了非人自然物“实质上还是为人的”这一逻辑桎梏,人类才能真正尊重和保护它们。  相似文献   
5.
<正>美国大学积极响应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号召,全面推进高校的绿色化改革,主要体现在顶层规划、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校园建设五个方面。绿色大学又称为可持续大学,倡导在大学建设中发展绿色文明[1],在高校育人的全程中贯彻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思想[2],用“绿色教育”思想培育人、用“绿色科技”意识开展科学研究和推进环保产业、用“绿色校园”示范工程熏陶人,使大学成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领域重要的人才培养基地和科学研究中心[3]。绿色大学被看作生态文明时代大学的新形态和新符号,所标志的是,通过绿色化的大学建设、以大学自身的多种职能,引领人类社会走向可持续未来的期许和努力。  相似文献   
6.
两年来,笔者在师范学院政治教育系的自然辩证法课堂进行了大课镶套小课,不拘一格培养环境教育人才的教改实验。一、实验课题的提出世界范围内的环境恶化,越来越使有责任心的人们不能袖手旁观,早在六、七十年代之交,有识之士们就关注这一问题。我国于1979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又于1983年在第二次全国环境工作会议上确立保护环境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并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