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26篇
  免费   179篇
  国内免费   975篇
安全科学   253篇
废物处理   158篇
环保管理   221篇
综合类   1789篇
基础理论   512篇
污染及防治   876篇
评价与监测   214篇
社会与环境   212篇
灾害及防治   145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50篇
  2022年   174篇
  2021年   129篇
  2020年   121篇
  2019年   101篇
  2018年   134篇
  2017年   148篇
  2016年   139篇
  2015年   160篇
  2014年   200篇
  2013年   286篇
  2012年   237篇
  2011年   241篇
  2010年   181篇
  2009年   209篇
  2008年   179篇
  2007年   173篇
  2006年   200篇
  2005年   128篇
  2004年   132篇
  2003年   137篇
  2002年   134篇
  2001年   123篇
  2000年   134篇
  1999年   92篇
  1998年   82篇
  1997年   57篇
  1996年   64篇
  1995年   53篇
  1994年   41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 - At present,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survival and ecology necessitates the integration of crop planting, chemical fertilizer application, and...  相似文献   
2.
3.
重点开发长江是90年代中国经济重大战略布署。将长江产业带建设成具有强大经济实力的国家一级经济轴线,宜采用分层次推进与中心辐射相结合的发展战略,以浦东开发和三峡建设为契机,加强基础产业,发展新兴产业和第三产业,优化产业结构,以能源和交通建设先行,改善基础设施。同时,要协调产业带建设与浦东开发、三峡工程建设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生态足迹影响因子的定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口的膨胀和人类工业化进程的加剧,使得人类向自然界获取越来越多的资源,同时向环境源源不断的输入废弃物,已经严重超过了自然生态系统的供给能力和环境容量,生态环境日益恶化,水土流失、草场退化、植被消亡、生物多样性锐减、全球变暖等情况已经严重到难以遏制的地步,危及到人类自身的生存。在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两大主题的今天,人们越来越关注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在现有资料的基础上,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定量地讨论了中国各省(区市)1999年生态足迹大小与其影响因子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生态足迹的大小是各省(区市)的大中型企业个数、全社会固定生产投资等众多因子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总人口和GDP是生态足迹大小的主要影响因子,其因子载荷量分别达到了0.940和0.913。值得一提的是非农业人口与生态足迹的相关系数超过了农业人口,这说明由于消费模式和生活水平等的差异,非农业人口对生态足迹的影响大于农业人口对生态足迹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生态足迹影响因子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以期为生态足迹在进行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的方法上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南宁城市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及治理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南宁市大气属煤烟型污染 ,大气的主要污染物为SO2 、NOx、TSP、降尘 ,虽然随着环境管理和污染治理工作的加强 ,污染物浓度逐年下降 ,但是工业区大气污染仍然较重。污染物流行病学调查显示 :工业区癌症和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率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 2倍左右 ,城区又高于郊区 2倍 ,大气污染综合指数与呼吸内科门诊就诊人数呈正相关。用邓聚龙的灰色系统理论分析得知污染物对癌症和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率有关联 ,关联度从大到小排序为 :TSP >降尘 >SO2 >NOx ,最后提出了大气污染治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文章从四个方面阐释学生文化体系的构成,即重在打基础,鼓励学生个性化发展;培植防灾学院自己的学生文化“精英”;创新与创业是学生文化的闪光点;培育一个好的学生文化的管理环境。做到此四点,就可办一个好的、有特点的、合格的高等学校。本文有的放矢,用事实来说话。  相似文献   
7.
With China's rapid economic growth,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become increasingly important. The regenerated resources industry is an effective way to solve problems, such as resources depletion, energy shortage, and pollution, and it also has strategic importanc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a resource-conserving and environment-friendly society. The regenerated resources industry has been established in Miluo for long time, which includes a recycling system, a processing and utilization system, and a refuse decontamination system. An industrial cluster is in its early stage of development. In order to solve current problems, such as short industrial chain, low processing rate, and low added value, the industrial cluster should be dynamically upgraded by means of technology innovation, chain nucleus creation, and chain extension. We think the industrial cluster of regenerated resources will become a local brand for Miluo, from which other regions or cities will gain valuable experiences and inspirations.  相似文献   
8.
浙江木材产业可持续发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浙江是一个森林资源稀缺的区域,在面临森林资源稀缺的条件下,浙江木材产业发展却位居全国前列.论文首先从产业规模、产业组织和产业集聚三方面总续了浙江木材产业发展现状及特点;在此基础上,总结了浙江木材产业快速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诸如木材资源供给的不可持续性、木材产业经营成本不断上涨、国际市场与国内市场分割等.问题分析表明,木材资源的短缺已成为浙江木材产业发展的瓶颈,经营成本的上涨影响了浙江木材产业发展的动力,国内外市场分割限制了浙江木材产业的竞争范围,这直接影响到浙江木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现代市场经济发展表明,产业可持续发展需要企业、行业协会以及政府的通力合作.最后,论文分别从企业、行业协会和政府三个层面提出了促进浙江木材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10.
为探究深水水库沉积物微生物功能特征及利用价值,于2019年在实验室对小湾水库表层沉积物微生物进行了驯化分离,并分析了其中一株细菌的脱氮效率.结果表明,分离出的细菌XW731经鉴定属于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 sp.),是一种贫营养型好氧反硝化菌;在分别以NH4+-N、NO3--N和NO2--N为唯一氮源时,该菌对NH4+-N、NO3--N和NO2--N去除率分别为33.6%、68.5%和9.1%;以NH4+-N和NO3--N为氮源时,对NH4+-N和NO3--N去除率分别为66.4%、89.6%,同步硝化反硝化能力更强.将该菌投加到两种城市微污染水体后测试表明,该菌对城市河道水体的NH4+-N和NO3--N去除率分别为38.3%和42.4%,对城市降雨水体的NH4+-N和NO3--N去除率分别为22.2%和7.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