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安全科学   2篇
环保管理   2篇
综合类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3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以型钢高强混凝土(SRHSC)梁为研究对象,结合SRHSC梁受力机理及承载能力的试验研究成果,提出了极限状态下的承载能力是评价梁力学性能的关键指标,将损伤前后梁正截面抗弯承载力之比和斜截面抗剪承载力之比的均值作为自变量,给出了SRHSC梁损伤表征函数,并借助"预定损伤法",揭示了主要设计参数对SRHSC梁损伤演化的影响规律。研究成果将为建立地震激励下SRHSC框架结构楼层损伤模型提供理论和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2.
成都城区PM2.5季节污染特征及来源解析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于2009—2010年各季节典型月在成都城区采集了大气PM2.5样品,对PM2.5的质量浓度及其主要化学成分(含碳组分、水溶性无机离子和元素)进行了测定. 结果显示:成都城区PM2.5平均质量浓度高达(165.1±85.1)μg·m-3,是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年均PM2.5限值的4.7倍. OC、EC和水溶性二次离子(SO42-,NO3-和NH4+)的平均浓度分别为(22.6±10.2)μg·m-3,(9.0±5.4)μg·m-3和(62.8±44.3)μg·m-3,分别占PM2.5浓度的13.7%、5.5%和38.0%. PM2.5及其主要化学成分浓度季节特征明显,即秋冬季高于春夏季. 利用正交矩阵因子分析(PMF)对成都城区PM2.5的来源进行解析,结果表明,土壤尘及扬尘、生物质燃烧、机动车源和二次硝酸盐/硫酸盐的贡献率分别为14.3%、28.0%、24.0%和31.3%. 就季节变化而言,生物质燃烧源贡献率在四个季节均维持在较高水平;土壤尘及扬尘的贡献率在春季显著提高;机动车源的贡献率在夏季中表现突出;而二次硝酸盐/硫酸盐的贡献率在秋冬季中则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成都市区降水化学组分进行了因子分析。通过研究因子计量的空间分布,得到各因子的主要作用区域及降承化学组分的区域分布特征;因子所反映的离子组合关系可能代表某种大气污染源性质或影响降水化学组分的某种物理化学过程。  相似文献   
4.
首信尾矿重金属环境地球化学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评估首信秘鲁矿业股份有限公司拟建选厂选矿实验中所产生的尾矿中重金属物质可能对环境造成的潜在影响,本文根据秘鲁能矿部环境事务总局的要求,以首信选厂选矿试验中的尾矿样品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了尾矿摇瓶法试验(Shake Flask Extraction,SFE)、实验室尾矿风化湿筒试验(ASTM D5744-07标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首信尾矿中重金属在酸性环境条件下最容易发生迁移转化,其次是模拟海水条件,最难的是超纯水环境。  相似文献   
5.
基于Models-3的自修正空气质量预报系统及其效果检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一个以Models-3为基础的自动化空气质量数值预报系统,该系统通过Gambas、Yabasic和R语言等工具进行开发,集成WRF-SMOKE-CMAQ三个模式,可通过监测数据进行自动修正,完成空气质量业务数值预报,并将结果发布到Web服务器上进行呈现。该系统对硬件的要求较低,将部署于一台DELL Optiplex 9010工作站上,设置6km—2km双层嵌套,进行成都市空气质量数值预报。本文分析了成都市2014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的空气质量数值预报结果,评价系统对成都市NO_2、SO_2、PM_(10)、PM_(2.5)、O_3、CO以及空气质量指数(AQI)的预报效果。结果显示,系统对于成都市2014年空气质量变化情况趋势的预报效果较好,302天有效预报中,24小时直接预报的空气质量等级准确率为58.27%,AQI预报相关系数0.71,观测值自动修正预报对24小时空气质量预报具有明显改善效果,使其等级预报准确率达到64.9%,相关系数提高到0.89。  相似文献   
6.
成都市水资源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周来东 《四川环境》1999,18(1):65-69
文中对成都市水资源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作了探讨。认为由于本地区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对水的需求量日益增加;而水体污染、上游森林覆盖率减少使涵养水源能力减弱等原因引起地表径流减少、可用水量减少,导致未来成都地区严重缺水,是制约成都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为此,探讨了水资源满足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首先建立起影响软土地基中工业厂房基础方案选择的指标体系,然后应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定量指标的评判变换矩阵和灰色评估计算定性指标的评判变换矩阵。最后用模糊综合评判法计算各方案的综合评价值,从而达到从多种可行的方案中找出最优方案的目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