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安全科学   2篇
环保管理   1篇
综合类   3篇
污染及防治   2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原煤二氯甲烷浸取液中多环芳烃分布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用色谱/质谱/红外联用系统研究了原煤二氯甲烷浸取液中多环芳烃的种类、数量、含量及其分布特征。为进一步研究煤燃烧排放飞灰、烟气、炉渣中多环芳烃分布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2.
PWM变频器的广泛应用大大改善了电机调速性能,但是,由于PWM变频器共模电压在电机内部耦合电容作用下,形成轴电压和轴电流,会引起轴承早期失效危及系统安全运行。轴电流问题的研究包括对轴电流的分析、预测和抑制。然而这些过程需要轴电压和轴电流的准确测量进行验证和比对分析。设计合理而有效的测量装置和测量方法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在分析轴电流产生机理的基础上,对现有的各种轴电流测量方法和轴承阻抗特性测试方法进行介绍,总结对比这几种方法的优缺点,为轴电流的测试平台的新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针对垃圾焚烧厂渗滤液厌氧膜生物反应器(anaerobic membrane bioreactor, AnMBR)出水中仍含有高浓度氨氮,无法满足现行排放标准的问题,采用负压原位碱度脱氨工艺对AnMBR出水进行进一步处理;考察了温度、真空度和脱氨时间3个因素对负压原位碱度脱氨工艺氨氮去除率的单独作用,分析了不加碱前提下脱氨过程中体系pH的变化,并利用响应面学的方法对3因素的交互作用进行了探讨和分析。单因素实验结果表明:各因素在响应范围内对氨氮的去除有显著性影响,在温度为60℃、真空度为-0.08 MPa、脱氨时间为2 h时,氨氮去除率达到75.5%;在负压原位碱度脱氨过程中,AnMBR出水中自有碱度对pH具有显著调控作用,碳酸氢根水解致使反应体系pH上升进而促进氨氮脱除;利用响应面法探讨了各因素对氨氮去除率的影响,其对于氨氮去除率的贡献排序为温度>真空度>脱氨时间;确定负压原位碱度脱氨的最佳时间为3.5 h,温度为59℃,真空度为-0.079 MPa,该条件下氨氮去除率为92%以上,并对该模型进行了实验验证;响应面法的预测值与实验值吻合较好。由此可知,通过负压原位碱度脱氨可以...  相似文献   
4.
受多重导水介质影响,喀斯特流域水循环过程复杂,只以水分为研究对象的水文学方法难以刻画其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受喀斯特水文地质条件的控制作用。稳定氢氧同位素赋予岩溶水指纹信息,为解译喀斯特流域水循环时空演变与水文功能提供了重要研究手段。论文选取贵州普定后寨河流域为研究对象,基于月尺度的高空间分辨率的水样采集,结合聚类分析和克里金插值方法,分析流域岩溶地下水氢氧同位素和反映蒸发分馏程度的Lc指数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以此为基础,研究喀斯特流域降雨混合、水文连通性及水流路径等水文作用。结果表明,研究区雨季岩溶地下水δ18O与Lc偏负,枯季岩溶水整体δ18O与Lc相对偏正,表明雨季湿热条件下,岩溶地下水受“新”、“老”水混合作用与流域蒸发过程的共同影响,枯季地下水混合作用较弱,蒸发作用弱;相较于中下游覆盖型岩溶区,流域上游峰丛区岩溶水δ18O偏负,Lc偏正,表明流域上游土壤/表层岩溶带浅薄山区,降雨入渗迅速,岩溶水中土壤水成分较低,下游土壤较厚,入渗较慢且蒸发强烈,地下水蓄存时间长,岩溶水中土壤水成分较高。干湿交替期,岩溶水Lc快...  相似文献   
5.
任少云  黄敬  刘皓  张庆利  侯祎 《安全》2013,(8):8-10
本文在我国典型的油罐火灾案例基础上,分析增加泡沫灭火剂用量的因素,确定扑救油罐火灾的泡沫灭火剂实际用量的实战系数。有助于消防部队在火灾现场更加科学、合理地调用泡沫灭火剂。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干水对建筑火灾中高聚物燃烧产生的热危害和烟气危害的影响,采用火焰传播量热仪(FPA)模拟建筑火灾扑灭后的持续热环境,对灭火过程中过量施加的干水对可燃高聚物的持续作用效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干水能够明显提升可燃物的抗复燃性能以及削弱燃烧过程中的热危害和烟气危害;相比于纯燃料,干水作用下可燃物的点燃时间出现明显的延迟,并且热释放速率和一氧化碳生成速率明显降低,尤其在可燃物燃烧初期,干水还具有显著的抑制烟气生成速率的效果。研究结果可为灾后消防人员的搜救和被困人员的逃生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7.
针对垃圾焚烧厂渗滤液负压原位碱度脱氨出水中COD和氨氮浓度无法满足现行排放标准的问题,采用正渗透(FO)对出水进行进一步处理;探究膜朝向、汲取液浓度和错流速率对正渗透运行性能的影响,确定最佳运行参数;通过FO连续运行实验,确定正渗透连续运行下的膜清洗方案;采用三维荧光(EEM)结合平行因子分析方法 (PARAFAC)对膜污染物质和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活性层朝向汲取液(AL-DS)与活性层朝向原料液(AL-FS)模式相比,可以取得更高的初始通量,但膜通量下降速率更快,且具有更强的膜污染,物理清洗恢复率更低;而AL-FS的膜通量更稳定,且具有较低的膜污染趋势;汲取液浓度为2 mol·L-1时,初始通量为14.81 L·(m2·h)-1,运行10.5 h后,脱氨出水的浓缩倍数为10倍,出水水质可以达到排放标准;物理清洗后,通量恢复率为90%,膜污染程度较轻;提高错流速率至8 cm·s-1可以减缓膜污染,而进一步提高错流速率对膜通量并没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连续运行实验结果证明将物理清洗与化学清洗相结合以实...  相似文献   
8.
外接菌种对污泥堆肥效能及堆体细菌群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杨萍萍  尹华  彭辉  唐少宇  卢妙  刘皓 《环境科学》2017,38(8):3536-3543
以污泥、锯末、蘑菇渣为堆肥原料,分阶段添加高温复合菌和白腐真菌,通过测定温度、pH、有机质、水溶性有机碳、含水率、总氮、NH_4~+-N、NO_3~--N和种子发芽率,比较了外接菌种对堆肥效能的影响.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了污泥堆肥过程中细菌群落结构变化及外接菌种对细菌群落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接菌种可以延长堆体高温持续时间,降低氮损失,加快堆体腐熟脱毒.在整个堆肥过程中,细菌群落结构发生了较大的演变,同一堆肥的不同阶段的细菌群落结构相似性较低,同一时期不同堆肥的细菌群落结构相似性较高.外接菌种提高了堆体中细菌群落的丰富度,增加了高温期优势菌的所占比例,但未改变优势菌的种类.典型对应分析(CCA)表明pH对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最大,温度主要与9个菌属呈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9.
生物质炭及老化过程对土壤吸附吡虫啉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通过批处理恒温振荡法,系统考察了土壤类型(熟化红壤、新垦红壤)、生物质炭种类(竹炭、稻草炭)、生物质炭用量(0、0.1%和0.5%,质量分数)及老化过程(恒湿30 d)对土壤吸附吡虫啉的影响.Freundlich曲线描述的研究结果表明,有机质含量高的熟化红壤对吡虫啉的吸附能力强于有机质含量低的新垦红壤.生物质炭的添加能增强土壤对吡虫啉的吸附能力,且吸附能力随生物质炭施用量的增加而显著提高.添加等量生物质炭,新垦红壤吸附吡虫啉能力的增强效果强于熟化红壤;在同种土壤中添加不同种类的等量生物质炭,新垦红壤添加稻草炭后吸附能力更强,熟化红壤添加竹炭后吸附能力更强.恒湿老化后的处理对吡虫啉的吸附能力与新鲜处理相比明显降低,且添加竹炭的处理比稻草炭处理受老化过程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