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大别山地区有一套分布广泛厚度巨大的前寒武系变质杂岩。它伴随着蛇绿岩套出现在大别山南侧。这套变质岩石记录着构造事件的环境和压力与温度条件。在建立大别山地区的构造模型时,变质杂岩所提供的信息,是一个重要的侧面。现代板块构造的地质理论,认为碰撞带是产生造山运动的主要原因,它引起区域变质作用。晋宁旋回使大别山地区的前震旦系地质体均发生变质,形成高压变质带。假如我们同意W·G厄恩斯特(1974,1977)的观点,高压变质带通常产在古缝合线的向大洋一侧,那么,就应该承认大别山地区确有一北西西—东西向古缝合线存在。 高压低温变质带的确定,是根据岩石矿物的研究所提出的。  相似文献   
2.
浙江诸暨陈蔡地区的陈蔡群为一套付变质岩层,它由中深变质的片麻岩、片岩、变粒岩、角闪岩及大理岩等组成,总厚度可达8500m,不整合伏于乌灶组之下。浙江省区测队将该群分为a.b.c.d四个岩性段,各岩性段间均为整合接触。a段,以含榴夕线黑云斜长片麻岩及含榴变粒岩为主,夹斜长角闪岩,透辉石大理岩及少量石墨片岩,有时可见含磁铁石英片岩。与双溪坞群呈断层接触;b段,以黑云二长变粒岩及斜长角  相似文献   
3.
碱长石有序化途径的再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年来,我们结合岩石学的研究,对浙、闽沿海及长江中下游几个火山岩盆地的碱长石,作了较多的X射线工作,同时也做了一些其他地区的产于深,浅成侵入体中的碱长石样品。本文是这些成果的初步总结。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