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环保管理   1篇
综合类   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03年   2篇
  1996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我市的排污申报登记工作,按照省环保局的安排部署,经过二年多的努力,已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全市14个县区(市)共完成申报登记1100家,其中:1994年完成335家重点企事业单位的申报登记;1995年完成集体、私营、个体企业申报登记765家。全市共安装污水流量计16台;颁发《排放污染物登记注册证》201份;对240家企事业单位进行了监测;监测收费23万元;排污收费增长45万元。目前,申报登记已进入建立档案库的阶段。两年来,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1加强领导,提高认识1993年,接到省环保局推行排放污染物申报登记制度的通知后,局…  相似文献   
2.
鹤类处在湿地生态锥体的顶端,是生物链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由于它对栖息环境的特殊生物学要求而对生态环境质量高度敏感,成为湿地生态环境质量的最佳指示动物。鹤类的存在标志着它们的栖息区域和迁徙路线的生态平衡。鹤类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大多数鹤类是候鸟,其繁殖区、越冬区和迁徙路线跨越很多国家,可以说鹤类是一种国际性资源,仅仅依赖自然保护区局部保护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进一步加强鹤类的联合保护。一、鹤类自然保护区境内及周围村屯、企事业单位、驻军的联合保护。如1980年黑龙江林业厅和齐齐哈尔、富裕、林甸、杜尔伯特、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地铁盾构隧道下穿南水北调干渠时沉降现场监测数据和数值模拟结果的分析,对干渠结构、干渠上部倒虹吸结构和地表的沉降控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盾构隧道下穿南水北调干渠时,干渠结构最大沉降发生在干渠底部。在盾构隧道与干渠渠底净距为2.5D(D为盾构隧道外径)并采用克泥效工法时,干渠结构的最大沉降量为11.26 mm,未采用克泥效工法时,干渠结构的最大沉降量为14.52 mm,说明采用克泥效工法能够有效减少干渠结构的沉降量,减少幅度为22%,同时也能够有效降低地表和倒虹吸结构的沉降量;(2)随着盾构隧道与干渠的距离越来越接近,干渠底部、地表和倒虹吸结构的沉降量逐渐增大,且随着盾构隧道与干渠渠底净距的减少,其沉降量的增大幅度逐渐提高;(3)采用克泥效工法时,盾构隧道与干渠的净距不少于2.0D时,能够保证干渠底部的沉降量不大于15 mm。该研究结果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4月23日,陕西省创建绿色文明大学启动仪式在陕西科技大学隆重举行。副省长洪峰、咸阳市市长张立勇、省环保局副局长王新荣、咸阳市副市长李永民和省计委、省教育厅的负责同志出席启动仪式。作为向全省高校发出倡议创建绿色文明大学的高校,陕西科技大学校长罗宏杰首先在仪式上致欢迎辞。陕西科技大学齐飞同学宣读了致全省大学生的倡议书,西北工业大学代表全省高校响应倡议。咸阳市市长张立勇在启动仪式上说,咸阳市政府始终坚持把“创绿”工作作为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的“细胞”工程,加大资金投入,加强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动“创绿”工作…  相似文献   
5.
该文从三个方面阐述了开展环境宣传教育的重要性,并以咸阳市开展环境宣传教育的成功实践为例,论述了环境宣传教育工作对环境保护各项工作的重要推动作用。提出了今后环境宣传教育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6.
世界范围内的野生生物贸易的发展,使成千上万种野生生物,特别是珍贵、稀有、濒危动物以及数百种植物面临着绝灭的威胁。这种贸易既有活的,也有其产品;既有合法的,也有非法的。目前合法的野生生物贸易包括大约二千四百种鸟类和其他动物,以及三万种植物,每年成交额在三十亿美元以上。非法的贸易难以统计,据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的专家判断,每十份正当的合法贸易,同样伴随着四份  相似文献   
7.
为探究滨州市重污染天气形成机理,文章以滨州市2020年12月一次重污染天气为研究对象,选取12月3—14日细颗粒物(PM2.5)、可吸入颗粒物(PM10)、二氧化氮(NO2)、二氧化硫(SO2)、一氧化碳(CO)和臭氧(O3)6种常规大气污染物,温度、湿度和风级3项气象因子及空气质量指数(AQI),同时选取重污染天气峰值当天的气象条件激光雷达观测数据进行分析。研究表明:(1)此次重污染天气形成以本地污染物排放为主,主要受气象条件影响。高湿、低风和无降水天气,大气边界层较低,垂直扩散能力较差,导致污染物的不断积累,发生重污染天气。(2)重污染天气的污染因子以PM2.5、PM10、NO2、CO为主,尤其是PM2.5、PM10。因此,在预防和应对重污染天气时,可重点考虑PM2.5、PM10的减排。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