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4篇
基础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微环境新风量的检测原理及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风量是评价室内微环境空气卫生质量的主要卫生指标之一,也是计算室内某种气体单位时间排放量的重要参数。以CO2作为示踪气体,利用于冰升华和人体呼吸产生CO2示踪气体两种测量方法对室内和车内微环境进行了检测,并考虑室内人呼出CO2量的影响,运用箱子模式的各种推导公式(稳态法、解析解法和差分法)对新风量进行了计算,并对结果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没有人存在下,用箱子模式的解析解法和差分法计算的新风量值没有明显的统计差异;微环境内有人时必须考虑人释放的影响,这样箱子模式的各种推导公式都可以计算新风量值,且结果准确,准确度高。利用人体呼吸产生CO2示踪气体法,用差分法计算结果不理想,偏差很大;用稳态法计算重现性高,结果可靠。  相似文献   
2.
张悦  张广山  王鹏 《中国环境科学》2016,36(5):1463-1468
采用自制微波无极紫外连续式消毒反应器,对二沉池出水进行消毒.紫外光源为自制圆柱形无极灯,灯内充汞10mg、氩气压强666.61Pa紫外光强5.07mW/cm2,进水流量0.072L/s,出水细菌总数2CFU/mL,大肠菌群数0.微波无极紫外作用过程中,微波破坏细胞壁细胞膜结构使蛋白质、K+等胞内物质产生渗漏,这种不可逆的破坏过程有效抑制紫外光复活现象.  相似文献   
3.
微波耦合类Fenton处理水中对硝基苯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维倩  张广山  郑彤  张洁  王鹏 《中国环境科学》2014,34(12):3112-3118
针对对硝基苯酚环境危害大、难生物降解的特点,为克服传统Fenton适用pH范围窄的缺点,制备了CuO催化剂,并对微波耦合类Fenton氧化对硝基苯酚溶液进行了实验研究,考察了H2O2投加量、催化剂投加量、微波功率、辐照时间、溶液初始pH对PNP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H2O2和催化剂投加量分别为0.06mol/L和0.3g/L,微波功率125W,不调节溶液初始pH(约为6)的条件下,初始浓度为50mg/L的PNP溶液反应6min去除率达92%, TOC去除63%.比较不同氧化体系,得到微波能够增大微波耦合类Fenton体系中?OH的生成量,从而提高对PNP的去除率.实验表明,CuO催化微波耦合类Fenton作为一种新型类Fenton反应,能克服传统Fenton适用pH范围窄的局限性,并且显著提高反应效率,拓展了Fenton反应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汽车内微环境空气污染的初步探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研究车内的污染水平,在2004-04-10至2004-06-20对车内空气进行了采样和分析.对车龄在2年内的91种型号轿车的车内微环境进行了静态检测,有效检测车辆共计802辆,同时对比检测20辆2002年以前出厂的旧车.检测项目包括甲醛、苯、甲苯、二甲苯和CO等.参照国家室内空气质量标准,新车中甲苯浓度超标率达82%,苯和甲醛浓度的超标率分别为75%和24%.在被检测车辆中,甲醛、苯、甲苯和二甲苯浓度均是新车比旧车高,只有CO浓度是旧车比新车高.初步分析判断苯系物主要来源于车内的胶粘剂,甲醛来自于车椅座套和座垫等,CO来源于发动机排放残留.  相似文献   
5.
大气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的人为来源研究   总被引:61,自引:8,他引:53  
在2002年春、夏、秋、冬四季对环境大气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组成和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运用CMB8.0受体模型对各类污染源进行了源解析,得到受体点各人为污染源的年平均贡献率分别为:汽车尾气62%,汽油挥发9%,石油液化气10%,涂料6%,石油化工6%,未知源6%.对不同物种贡献的分析显示,环境大气中的乙烯、苯和甲苯等化合物主要来自于汽车尾气的排放,异戊烷来自于汽油的挥发,石油液化气、涂料、石油化工分别对大气中的异丁烷、正己烷和2,4-二甲基戊烷贡献量最大.  相似文献   
6.
研究以哈尔滨工业大学二校区为对象,对校园环境噪声污染进行调研与观测统计,利用ArcGIS模拟校园噪声情况。结果表明,校园大部分区域声环境达标。但由于校内过车,道路施工,大声喧哗等原因,大约1/4的教学区和生活住宿区的声环境状况不太乐观,超过了标准值。此外,学生宿舍内的噪声同样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应采取相应措施来减少噪声的产生。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一种简易高效且可控的微波加热法制备出了Co/Zn双金属氧化物.该催化剂的催化活性通过在过一硫酸盐(PMS)存在的情况下对双酚A的降解能力进行评估.在催化剂的制备过程中,研究了不同制备条件对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微波温度为80℃、微波时间为20 min、焙烧温度为400℃以及焙烧时间为3 h时,Co/Zn双金属氧化物催化剂/PMS体系可以在反应15 min后将双酚A完全去除.通过不同表征发现,该催化剂呈薄层片状,且属于立方型Zn Co_2O_4,比表面积为94.0 m~2·g~(-1).通过研究不同氧化体系以及不同催化剂制备方法,发现微波加热法制备的催化剂表现出更优异的催化性能,且Co/Zn双金属氧化物与PMS具有很好的协同作用.通过微波加热法制备出的Co/Zn双金属氧化物催化剂是解决金属离子溶出和催化效率低下等问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