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7篇
污染及防治   2篇
  2012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6 毫秒
1
1.
本文以"福建九龙江流域综合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为例,探索回顾性评价在流域战略环境评价中的实际应用情况.结果表明,回顾性评价作为一种重要的评价技术方案,它的提出和运用进一步完善了战略环境评价体系,切实保障了战略环境评价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基于开阔海域围填海的特殊性,已有的水质影响评价定量方法较难直接应用。本文通过水动力因子分析确定污染物扩散条件,根据水质现状、围填面积和规划利用方式确定水质压力。基于上述污染物扩散条件和水质压力参数,以水质影响程度等级作为评价结果,设计了半定量评价矩阵对福建省湾外围填海规划的10个围填区进行了水质影响评价。评价结果表明:其中有1个围填区水质影响程度较大,其余围填区水质影响程度均在中等以下。此外,水质影响程度评价结果可同时为湾外围填海规划决策者提供相应的决策依据。案例应用表明:该半定量方法可以推广应用于决策型的、影响机制复杂、不确定性较强的人类活动的水质影响评价。  相似文献   
3.
虚拟水是解决水资源短缺和粮食安全问题的新途径,是目前国际新兴的研究热点。文中系统地阐述了虚拟水的概念和内涵,归纳总结了关于产品的虚拟水含量的计算方法,包括基于不同产品类型区别计算的方法和产品生产树的方法。并且介绍了虚拟水的应用情况,还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水污染负荷优化分配是总量控制的关键技术要点,分配的原则包括可持续性、公平性、技术可行性和方案可操作性。负荷总量分配方法可分为等比例分配法、费用最小分配法和按贡献率削减排放量分配法三类。包括各种线性规划、非线性规划和动态规划在内的数学规划模型都可应用于负荷总量分配,其中以线性规划模型应用最为广泛成熟,同时随机性、模糊性和多目标的考虑正成为新的发展趋势。如何兼顾公平和效率、将研究拓展到近岸海域及在负荷分配时考虑非点源将会是重要而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5.
流域水电规划环境影响的经济评价指标与方法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流域水电开发在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大范围地影响了流域生态环境。因而,开展流域水电规划环境影响的经济评价具有明显的现实意义。从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角度出发,在分析流域水电规划实施后可能产生各种影响的基础上,构建了相应的影响因素识别矩阵,进而分别探讨了社会经济10项评价指标、生态环境9项评价指标及其相应的估算方法,以期为流域水电开发决策提供科学支撑。  相似文献   
6.
区域主导产业定位是区域性质、功能和发展方向的规定,是区域发展决策和规划的先导和基础。资源定位原则(Resource-Oriented Principle,ROP)从最初提出为企业制定发展战略提供帮助,应用领域已扩展到为区域发展方向的选择、区域主导产业的确定提供依据。但应用资源定位原则确定区域主导产业的具体方法研究较少。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是解决多目标决策的有效方法之一,可确定不同自然资源对不同产业的支持程度。本文提出了一种通过AHP法应用资源定位原则确定海岸带区域主导产业的思路,即首先建立自然资源和产业的联系网络,通过专家判断法定量不同自然资源对不同产业的支持程度,支持程度最高的产业即为该区域主导产业。本文将该法应用于厦门市,确定厦门市海岸带区域主导产业为旅游业。该方法为海岸带区域主导产业的科学确定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基于水动力数值模型的港口规划累积影响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累积影响评价是战略环境评价的主要方法和重要内容之一,但目前还缺乏通用的评价程序和方法.通过识别港口规划的累积影响源和途径,建立了基于水动力数值模型的累积影响评价的量化评估和分析框架.以厦门港嵩屿港区规划为例,通过对海湾纳潮量及各敏感点流速的模拟,计算淤积量及其分布变化,进而推测海域水质和底质变化,并分析了由此引起的海洋生物群落的变化趋势.通过比较不同岸线方案的累积影响,为港区岸线优选提供了科学判据.实践表明,该方法框架综合运用定量预测和定性分析手段,其结果能为港口规划的战略环境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系统分析了水污染负荷总量控制研究的基本内容 ,重点从水污染负荷总量的科学定量及其优化分配这两个关键技术出发 ,介绍和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水污染负荷总量控制研究在方法和理念上的进展。总结了污染负荷总量的确定中水质模型的发展和完善、模型不确定性研究及其与 GIS技术的结合 ,介绍了负荷总量分配在优化方法、公平性研究及排污权交易的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
战略环境评价具有可持续性、长效性、区域性、综合性和不确定性的本质和特点,使其在实际应用中存在许多困难.本文阐述了回顾性评价在战略环境评价中的优点与作用,包括时环境影响的识别、研究环境的变化趋势、评价已产生的累积影响、为资源价值评估和损益分析提供必要的支撑,为战略环境预测评价提供可靠的定量和累积影响评价的依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