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5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91篇
安全科学   84篇
废物处理   5篇
环保管理   53篇
综合类   389篇
基础理论   72篇
污染及防治   47篇
评价与监测   27篇
社会与环境   17篇
灾害及防治   1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51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5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日本丸红公司在鹿儿岛县建设总发电能力为26000kW  相似文献   
2.
中国集成电路制造行业VOCs排放特征及控制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迅速,集成电路等电子器件产量不断增加.在集成电路制造的过程中,大量有机溶剂的使用导致VOCs的产生和排放,从而对大气环境造成影响.为掌握集成电路制造行业VOCs的排放特征,系统分析了其工艺流程和产排污环节,分析了行业废气收集和治理现状,通过对典型企业VOCs的排放监测,获得VOCs排放水平;采用排放因子法核算行业VOCs历史排放量,并基于行业排放特征及减排潜力分析,提出了相应的污染防治对策.结果表明:在集成电路制造中,VOCs排放环节主要集中在光刻、清洗、去胶等过程,1 m2集成电路产量约使用87 g有机溶剂,VOCs产生量较大;通过采取高效的VOCs治理技术,集成电路制造行业有组织排放水平较低,平均浓度为2.1 mg·m-3,但厂界无组织排放浓度相对较高,平均浓度为0.78 mg·m-3,接近国家标准的排放限值.根据排放量核算结果,2011—2016年中国集成电路制造行业VOCs排放量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主要受产量增加而相应污染控制技术水平提升有限的影响,无组织排放量比重大,占排放总量的38.1%~45.1%.  相似文献   
3.
微塑料是一种存在于不同环境介质中的新兴污染物,主要来源于废弃塑料制品,其存在污染范围广、潜在环境污染大的问题.废塑料再生企业生产废水中微塑料浓度远高于其他类型废水,对其生产废水中的微塑料进行处理具有重要的环境意义.模拟废塑料再生过程的生产废水并进行微塑料去除的絮凝沉淀试验,研究絮凝剂投加量、pH、水力快速搅拌条件的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废水中微塑料去除率及其各因素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当PAC (聚合氯化铝)投加量为10 mL,PAM (聚丙烯酰胺)投加量为7 mL,pH为9,水力快速搅拌条件为100 r/min下维持40 s再200 r/min下维持40 s时,微塑料的总去除率最高,达91%.②PAC投加量是影响微塑料去除效果的主要因素,其次是pH.③微塑料的去除率与其本身的密度有关,密度大的ABS (acrylonitrile butadiene styrene,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去除率最高,密度小的PE (polyethylene,聚乙烯)去除率最低.④不同粒径区间的微塑料去除率区别较大,粒径小(0.1~0.25 mm)的微塑料去除效果最好.研究显示,通过控制PAC和PAM的投加量、pH和水力搅拌速率等条件,能够有效将废水中的微塑料通过絮凝沉淀的方法去除,从而达到净化含微塑料生产废水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用硫酸锰、硫酸银混合作催化剂快速测定化学耗氧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硫酸锰、硫酸银混合作催化剂,在较高的酸性介质中消化,用已知COD标准试样,优选出了该体系的最佳回流、消化条件,使回流时间缩短到45min,硫酸银用量由每个水样0.15g,降低到0.05g。 实验部分 一、仪器、设备:1.4×600W可调电热炉;2.标准磨口500ml三角烧瓶,全玻回流装置。 二、试剂:1.硫酸—硫酸锰—硫酸银混合溶液:称取2g硫酸根、3g硫酸锰,溶于1000ml浓硫酸中,充分混匀,置于棕色玻璃瓶中保存。2.其他试剂均同统一法。  相似文献   
5.
一、前言锌对动、植物的生长和发育是一种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然而,当它超过一定限量时,对动物、植物却会带来很大的危害。例如,家畜饮水中若含有5ppmZn~(2+),长期饮用时,就会增加死亡率。水稻浸在含zn~(2+)量大于0.5ppm的水中,根系的生长发育就会受到阻碍,出现枯苗症状,从而造成产量下降;当Zn~(2+)浓度达到10ppm时,水稻可减产27%左右;达到100ppm时,则使植株死亡,并造成土壤盐渍化。据报道,含有酰肼基的螯合树脂对Zn~(2+)具有良好的选择吸附性能。本试验对此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6.
浙江建德块状硫化物矿床,以Cu>Zn>Ph为特征。鉴于Cu、Ph和Zn三元素的地球化学行为和海底喷流作用的固有特性,它们在横向上和纵向上均具独特的分带性,显示出旋回结构。对黄铁矿中特征元素元素比值、成矿温度以及铅同位素组成等方面的研究表明,该矿床乃同生沉积作用的产物,而非岩浆热液成矿。  相似文献   
7.
4月9日,美国佛罗里达州肯尼迪航天中心发射升空的航天飞机,载有高精度的地球环境监视雷达,美国宇航局尝试将探测金星等行星的探测技术运用到地球环境保护上来。  相似文献   
8.
<正> 随着稀土元素在工业、农业、医疗、国防等方面的开发应用,稀土元素在环境水质中的存在正受到人们的关注。由于水中稀土元素含量低,直接光谱法测定尚有困难,常需借助于化学富集分离方法。经实验研究,本文提出了采用PMBP/环已烷、异戊醇萃取分离,等离子体光谱法同时测定稀土元素。文中对萃取分离富集及光谱测定诸条件进行了选择试验,并对水样进行了分析。方法的检出限为0.05—0.O007PPm,相对标准误差(RSD)低于4.O%,回收率为95—116%。实验表明,该法具有操作较简便,灵敏度、准确度较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应用蚕豆根尖微核技术评价松花江哈尔滨江段水质改突变物质的污染状况,认为其基本属于轻污染至中污染。致突变物质在不同断面间的变化规律与其它污染物的迁移转化规律一致,并且枯水期>平水期>丰水期。阿什河的污染程度高于呼兰河。  相似文献   
10.
在工艺研究的基础上,研究了聚合硫酸铁氧化过程的动力学行为,建立了相应的动力学模型,由实验数据回归了模型参数,并进行了统计学检验,获得了聚铁合成氧化反应的动力学方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