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废物处理   1篇
综合类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介绍了用生产丁基过程中的渣制备碳酸锂的工艺过程及最佳工艺条件,在碳酸钠加入量为理论需要量的110%、pH为9-10、陈化时间为12h、干燥温度为450℃、干燥时间为2h的条件下,碳酸锂的总收率为70.3%左右,产品的纯度为98%左右,产品质量达到GB11075-89的三级标准。  相似文献   
2.
前寒武纪基性岩墙群的地球化学特征与岩石成因讨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性岩墙群广泛出现在全世界前寒武纪地盾中 ,它的发育往往与区域性伸展构造环境有关 ,并可能与地幔柱有密切联系。前寒武纪出现的基性岩墙群以拉斑玄武质占绝对优势 (>80 % ) ,但在新太古代—古元古代高Mg的苏长质组分和苦橄质岩石也占重要位置 ,碱性岩类则相当稀少 ;而在新元古代碱性岩墙则变得很重要。基性岩墙群总体以富集LREE和大离子亲石元素为特征 ,其中在苏长岩中更为富集。基性岩墙群的岩浆有多种来源 ,其中苏长质岩浆主要来源于太古宙的陆下岩石圈 ,而拉斑玄武质岩浆多来源于主要由主体地幔组分 (PREMA)构成的地幔柱。地壳混染总体说来不是造成基性岩墙同位素及地球化学特征的主要机制。  相似文献   
3.
在许多高温(>800℃)麻粒岩区中,在变质作用高峰期间会发育特征的水平构造,随后还会发生等压冷却作用。等压冷却的绝对幅度(一般>300℃),指的是大陆岩石圈的热时间常数的数量级的冷却间隔(~100Ma)。这种长期的等压冷却作用意味着,继水平构造发育之后未发生过显著的侵蚀性剥蚀作用,因而排除了地壳的显著加厚是由前进变形作用造成的可能性。相反,前进变形作用很可能记录了先前加厚地壳的张性崩塌期间的总地壳减薄作用,这种地壳加厚作用可能是由于岩石因底部加厚的热边界层的分离而直接引起的。  相似文献   
4.
哈得逊地区是塔里木盆地近期黑油勘探的重点地区 ,石炭系中泥岩段和东河砂岩段是勘探的两个主要目的层 ,两个层系目前均获得高产油流。笔者从烃源岩分析、构造演化、油气的运移聚集几个方面对哈得逊油田的成藏规律进行研究 ,认为石岩系中泥岩段和东河砂岩原油均来自中上奥陶统烃源岩 ,并且由于塔北的构造反转作用使得哈得逊地区原油与塔北地区具同源性质。哈得逊地区石炭系以发育低幅度背斜及受东河砂岩尖灭线控制的复合圈闭为基本特征 ,具面积大、幅度小的特点。这是在没有断层的条件下 ,不整合面作为长距离运移通道的一个典型地区 ,其中区域构造反转对后期油气的运移和聚集起着决定作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